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docx

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大类培养下《大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

?

赵天艺刘明杰

摘要: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招生模式,改变了传统招生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较大的影响。文章以《大学化学》学科教学为例,论述了我国高校招生现状,并基于大类培养模式下提出了一些《大学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希望对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类培养;《大学化学》;课程改革;策略

:G642.0???文献标志码:A???:1674-9324(2020)10-0144-04

我国两弹元勋钱学森曾在生前多次和温家宝同志就我国人才培养问题展开讨论,当时钱学森提出了困扰他多年的疑问:我国一直以来都比较注重人才教育,然而我们的学校却无法培养出世界性的尖端人才。伴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增强,人才兴国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教育思想。在钱学森逝世以后,一些教育学者再次将钱学森当时提出的质疑推到了学术研究最前沿,并根据我国教育现状寻找解决之法。在2009年11月左右,我国安徽地区的10余位高校教授联名给袁贵仁以及全体教育界发表了一份公开信,在信中明确指出,希望中国教育界同人能够直面人才培养疑问,也再次将“钱学森之问”推到学术前沿。[1]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也曾提出过同样的疑问:“中国的基础教育世界一流,美国的基础教育不入流,却撑起了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国际化竞争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人才竞争,知识经济蔓延全球。由此可见,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强盛显得至关重要。并且,我国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注重人才知识的学习,更注重人才素养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我国全体国民的民族素养。科学素养作为现代化人才整体素养中的重要方面,它不仅代表了人们的科学实践水平,也体现出了人们的认知能力以及科学精神。因此,我国现代化人才教育不能再像传统化教学模式一样,仅仅注重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播,更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开展,让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架构的同时,更加提升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05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略高于1%,截至2018年,已经达到8.47%,“十三五”规划要求在2020年底达到10%。然而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的一些其他国家最初在制定国家创新型发展战略的时候,其国民科学素质比例达到了10%,甚至更高。由此可见,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高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创新型发展的基本要求。[2]

对于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哈佛大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了一次本科课程改革,着重强调了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必须普及大类招生、通才教育理念,并制定了通识教育大綱。[3]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指的是在高考过后的大学录取阶段,将一些类似的专业学科进行合并,不再设置单独招生,根据学科大类进行划分,并完成大学招生工作。学生在未来的1—2年学业期内,按照学科大类方向展开教学工作。在1—2年的学业期结束以后,学生对相关专业学科有了一定了解,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及个人特长选取未来学业期内的具体专业[4,5]。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兴趣以及具体学习感受来合理化选取专业。中国大类招生始于北京大学开展的“元培计划”。如今,大类培养教学已经被许多高校所运用。[6]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发展,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不但是我国大学招生模式的变革,也迎合了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趋势,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助于大学教育质量的提升。高中生虽然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以及阅历,他们对自身的兴趣以及特长并非十分了解,再加上家长意见的影响,可能选报的专业并非最符合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能够让高中生在未来的1—2年时间内,通过大学教育课程以及大学环境的熏陶,正确定位自己,综合自身学习兴趣,选取真正适合自己前进方向的具体专业,这也是所谓的“适应性选择”。[7,8]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大类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里,通常是应用于本科教学初期,将全部专业学科按照学科类别进行划分,将一些类似的专业学科合并在一起,根据学科之间的相似度制定公共化基础课程体系,并构建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体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体系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且加以强化,为未来具体的专业学习做好铺垫。[9]

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强化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大学化学》教学的重点。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教学改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