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罡踏斗与舞蹈艺术比较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步罡踏斗与舞蹈艺术比较研究

?

?

徐晓明

摘要:歩罡踏斗与舞蹈艺术在来源、构图、动作、音乐、表意、功能等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步罡踏斗可称为宗教舞蹈之一种。两者之间也存在相异之处,步罡踏斗与一般舞蹈相比具有神圣性和神秘性。

关键词:步罡踏斗舞蹈法术艺术

:J705:A:1008-3359(2017)13-0068-03

道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自道教产生以来人们对其多从经典、神仙和法术三方面予以把握。步罡踏斗是道法中最为重要的法术之一,又被称为歩罡蹑纪、歩罡履斗等,其作用在于斋醮之时礼拜星斗、召请神灵。舞蹈艺术则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宣泄舞者感情,同时达到自娱、娱神和娱人的文化艺术。步罡踏斗与舞蹈艺术都属于动作语言的艺术,两者都借用身体动作来表情达意,二者在诸多方面有其相通之处。

一、两者与巫术之关系

(一)步罡踏斗与巫术

道法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巫术以及方仙术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步罡踏斗正是继承和发展了巫术中的巫步。《法言·重黎》:“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轨注:“禹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①这是对禹步最早的解释,后道教对其吸收改造,并对禹步进行新的阐释,赋予其为天神所授的神秘意义。《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说:“禹步者,云大禹治水以成厥功。盖天真授此步诀,以制神召灵。……禹步是禹受于太上,而演天罡地纪,出为禹步。”②盖歩罡踏斗之禹步实为经道教改造后的巫步,巫步在巫术活动中的地位同样十分重要。因此步罡踏斗溯其渊源当来自古代巫师在巫术活动中的巫术。

(二)舞蹈艺术与巫术

巫术文化自其产生以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世界上各民族的唯一文化形态。即使后期出现了其他文化形式脱离巫术而独立发展,但巫术文化对其影响仍不可小觑。在初民的思维中,万物都是有灵魂的,人们在做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时,往往会求助于巫术手段。在巫术的施行过程中,巫舞是其重要的巫术仪式,人们相信歌舞可以通神。最晚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人们在一些洞穴的岩画中,可以发现众多以巫舞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在这些绘画中巫师戴着面具,穿着怪异服装,将自己装扮成野兽或鬼神的模样,翩翩起舞,认为这样可以使自己获得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并以此来改变影响外界事物。

在巫舞之中有叫牛尾舞的舞蹈,《吕氏春秋·古乐》说:“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所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水,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③在甲骨文中“舞”的写法即是一人两手提着牛尾巴,这与“三人操牛尾”而舞是契合的。无怪乎在关于舞蹈的起源中,有学者提出舞蹈起源于巫术这一观点。舞蹈的起源自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将起源归因于任何单一因素都是有失偏颇的,但至少说明一点即舞蹈艺术自其产生便与巫术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步罡踏斗与舞蹈艺术

步罡踏斗是道教法术之一种,它当属于宗教的范畴,舞蹈艺术自然归属于艺术的范畴之中。通过巫术这一中间环节将两者沟通起来,从时间上看,他们的来源都与巫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巫术仪式的发展过程之中,一支渐渐从巫术中独立出来,形成新的文化形式,尽管往后的发展仍会受到巫术的影响甚至利用,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独立于巫术的艺术。另一支发展到汉代,被道教吸收改造,仍然发挥其宗教功能。至此,形式及观念上,我们都很难再将二者联系。若追溯其渊源,其与巫术的关系也不难揭示。

二、舞蹈要素在步罡踏斗中之呈现

(一)歩罡踏斗之舞台空间运动线

舞台空间运动线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舞台调度”,简言之即舞者在舞台空间移动时所遵循的轨迹。这样的轨迹一般为斜线、竖线、横线、圆线、曲折线,运动轨迹的不同给观众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如斜线给人纵深延伸的感觉;竖线给观众产生直接逼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横线给人缓和、稳定、平静自如的情绪;圆线给人柔和、流畅、匀称和延绵不断的感觉。

道教法术是高度制度化了的科仪,歩罡踏斗作为法术之一种,其仪式也被固定下来,在施法展演的过程中,不会允许高功法师对其改动。因此,高功法师在歩罡踏斗时的运动轨迹是确定的。歩罡踏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禹步都有自己特定的应用场合,每种禹步的运动轨迹也各不相同。

步罡踏斗是在醮坛上占方丈之地,铺设罡单,罡单由四灵、二十八宿和九宫八卦组成,象征九重之天。据《云笈七鉴·卷六十一》载,“乘魁履罡”跳法是:“先举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初与终同步,置脚横直,互相承如丁字形。”而“九州罡”运动轨迹则是另种样式,从歩罡时念得咒语可知其运动轨迹。咒曰:“吾从中宫出,雍州号为乾,移归梁兑上,徐行衮艮方,南想真人位,冀州居坎乡,荆州坤位上,震位青龙方,徐州居巽户,豫州中宫藏,吾行大道法,永保寿年长。”④由此可知,步罡踏斗与舞蹈一样,在步法即运动

文档评论(0)

189****9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