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籼稻新组合Ⅱ优1069精确定量栽培技术.docxVIP

杂交中籼稻新组合Ⅱ优1069精确定量栽培技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杂交中籼稻新组合Ⅱ优1069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

?

杨兴字

摘要介绍了Ⅱ优1069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适期定量播种、秧田管理、精确定量移栽、精确定量施肥、精确水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组合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Ⅱ优1069;精确定量栽培

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21-0034-01

Ⅱ优1069是江西省种子公司以Ⅱ-32A和先恢1069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21)。该组合在睢宁地区栽培,全生育期145d左右,茎秆粗壮,熟期转色好,有效穗数252万穗/hm2,株高122.7cm,穗长24.1cm,每穗总粒数164.4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5.5g。稻瘟病综合指数5.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整精米率63.3%,长宽比2.5,垩白粒率37%,垩白度7.8%,胶稠度66mm,直链淀粉含量25.1%。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465.5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67%;2006年续试,平均产量8097.4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0.56%;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281.50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5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969.05kg/h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0.09%。2008年在江苏省睢宁县示范种植高产田块产量突破10500kg/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播前准备

利用冬闲时间进行苗床培肥,达到肥、松、细、软、厚的要求,未培肥的苗床在播种前2~3d施壮秧剂900~1200kg/hm2。播前开沟,做宽1.5m的畦,沟宽25~30cm,深30cm,外围沟宽30cm,深35cm。播前3~5d用敌克松22.5~30.0kg/hm2对水喷洒,进行床土消毒。播前晒种1~2d,每5kg稻种用浸种灵或使百克2mL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g加水10kg,用日浸夜露方法浸种3d即可播种;或直接将晒过的稻种在清水中浸泡10~12h,捞出稻种沥去多余水分,带至田头,用旱育保姆按1kg药剂拌3kg干种子的比例包衣,随包随播。

2适期定量播种

睢宁地区麦收时间一般为6月5~10日,故播种期一般控制在5月10日前后,秧龄30~35d,秧田大田比1∶15,大田用种15kg/hm2。落谷前1d将苗床浇透底水,播后轻镇压,使谷粒入土,上面盖1.0~1.5cm厚营养土,盖后及时喷足水。畦面无积水后,用50%丁草胺乳油1800~2250mL/hm2对水600~750kg均匀喷雾,药液被吸附后撒少量麦秸,覆地膜,上面盖1层稻草,直至齐苗。

3秧田管理

播种后5~7d便可齐苗,要适时揭去苗床上的覆盖物,并浇1次透水,三叶期注意及时补水,四叶期以后控水,如中午发现叶有“卷筒”现象,可在傍晚少量喷水,移栽前1d傍晚,浇1次透水。三叶期及时追施促蘖肥,秧田施尿素60~75kg/hm2;拔秧前1~2d,秧田施尿素90~120kg/hm2作送嫁肥。秧苗二叶期、四叶期和移栽前1~2d,分别选用高效、无(少)残留农药及时防治秧田期螟虫、灰飞虱、稻蓟马等。

4精确定量移栽

6月10~15日人工栽插,行距30cm、株距12~14cm,栽24~27万穴/hm2,基本茎蘖苗90~120万根/hm2。

5精确定量施肥

按10500kg/hm2目标产量栽培,需施纯氮270~300kg/hm2,主攻目标首先是确保穗数,施肥应以“前促、中控、后补”为原则,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为5.5∶4.5,N∶P2O5∶K2O为1.0∶0.5∶0.8。基肥在耕翻时施入,施45%复合肥375kg/hm2加尿素112.5kg/hm2;促蘖肥在移栽后5~7d施用,施尿素112.5kg/hm2;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倒四叶期施促花肥,用45%复合肥300kg/hm2加尿素75kg/hm2;倒二叶期施保花肥,用尿素75kg/hm2。

6精确水浆管理

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湿润促分蘖。全田茎蘖苗达到80%穗数苗时(11.5~12.0叶)多次搁田,达到土壤沉实不陷脚的程度。拔节后及时覆水1~3cm深,田面无水后2~3d再灌1~3cm深的水,如此反复,直至成熟前7d断水。

7病虫草害防治

移栽后5~7d,结合施促蘖肥用稻草畏600g/hm2拌细土750kg均匀撒施,并保水3~5d。Ⅱ优1069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氮素水平较高,群体生物量较大,生育期要重视抓好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根据当地病虫测报部门的病虫情报,重点做好水稻二次病虫防治,可选用锐劲特、

文档评论(0)

189****9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