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口腔科常用麻醉【38页】.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科常用麻醉口腔科

常用口腔麻醉方法常用口腔麻醉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常用口腔麻醉方法1、表面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涂布或喷雾于皮肤或粘膜表面,使末梢神经麻痹,达到痛觉消失。临床上主要用于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松动的乳牙或恒牙拔除,舌根、软腭或咽部检查,以及气管内插管前的粘膜表面麻醉。一般可用1%丁卡因作表面麻醉。2、浸润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组织内,以阻断用药部位神经末梢的传导,产生镇痛的麻醉效果。临床上适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范围内的手术以及牙、牙槽突的手术。一般采用5号注射针头和5号注射器。常用药物为0.25%-0.5%的利多卡因或0.5%-1%的普鲁卡因。3、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口腔常用的麻醉剂临床上使用的口腔麻醉剂主要有: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丁卡因;阿替卡因。

口腔常用的麻醉剂1、普鲁卡因穿透力弱,不适于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可用1%~2%的溶液,每次用量不超过1g。临床上常常加入少量的肾上腺素(1:100000一200000),使局部血管收缩,减慢药物的吸收,延长作用的时间、减少麻药的毒性作用、减少出血。

口腔常用的麻醉剂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强2倍,维持时间要长1倍,毒性也相应较大。由于其穿透性和扩散性强,可用于表面麻醉,药物浓度是2%一4%溶液。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为1%一2%溶液,每次用量不超过0.4g,是口腔科应用最多的局部麻醉药物。

口腔常用的麻醉剂3、布比卡因局部麻醉作用比利多卡因强约4倍。0.5%的溶液加上少量肾上腺素作阻滞麻醉,其作用时间可维持5小时。每次用量最高不超过200mg,毒副作用小,术后镇痛作用较长。

口腔常用的麻醉剂4、丁卡因又称地卡因。局部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强,作用迅速,穿透力强,毒性较大,主要用于粘膜表面麻醉。一般用1%一2%溶液,总量不超过20ml。1-3分钟即可显效,维持20-40分钟。由于毒性较大,临床上不用于浸润麻醉。

口腔常用的麻醉剂5、阿替卡因起效时间2-3分钟,对组织渗透性强,麻醉效能高,毒副作用小,目前已用于临床。

口腔科的麻醉方法口腔科常用的麻醉方法:牙周膜浸润麻醉、黏膜下和骨膜上浸润麻醉、上颌神经阻滞麻醉、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眶下神经阻滞麻醉、腭前神经阻滞麻醉、鼻腭神经阻滞麻醉、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下颌神经阻滞麻醉、下颌升支内侧隆突阻滞麻醉、咀嚼肌神经阻滞麻醉、颏神经阻滞麻醉、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等十三种。

口腔科的麻醉方法一、牙周膜浸润麻醉将短而细的注射针自牙的近中侧和远中侧刺入牙周膜,深约0.5cm,注药0.5ml,即可麻醉牙及牙周组织

口腔科的麻醉方法二、黏膜下和骨膜上浸润麻醉(1)皮肤或黏膜下麻醉刺入将针尖刺入皮肤或黏膜内,注入少许麻药使成一小皮丘。

注药再从此沿切口线作皮下或黏膜下注射,据需要由浅入深分层注射,也可在切口周围作环状浸润

口腔科的麻醉方法(2)骨膜上麻醉进针点在术区唇颊侧黏膜皱褶处刺入。注药再从此沿切口线作皮下或黏膜下注射,据需要由浅入深分层注射,也可在切口周围作环状浸润

口腔科的麻醉方法三、上颌神经阻滞麻醉(1)口外注射法注射点于颧弓下,乙状切迹中点,作为进针点。过程注少许麻醉药于皮下,垂直进针直抵蝶骨翼外板,此时后退橡皮片使之距皮肤1cm,即欲进针至翼腭凹的深度,不超过5cm。重新将针退至皮下使针尖向上10°,向前15°方向进针,直至调整后的橡皮片接触皮肤即可,回抽无血时注药3~4ml。

口腔科的麻醉方法(2)翼腭管注射法进针点用25号细长针头,自对侧口角处向患侧腭大孔投影的标志黏膜凹陷处刺

过程刺入后注药少许。再将注射器移至患侧,仔细探入翼腭管,此时注射针与上颌成45°,向上向后缓缓进针深约3cm,回抽无血时,注药2~3ml。

口腔科的麻醉方法(3)眶下裂后方注射法

口腔科的麻醉方法四、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1)口内注射法体位坐位,头稍后仰,半张口,上牙面与地平面平行或呈45°。刺入点以上颌7远中颊侧前庭沟为进针点,若上颌磨牙已缺失,则以颧牙槽嵴后的前庭沟作为进针点,对上颌7尚未萌出的儿童,则以上颌6的远中颊侧前庭沟为刺入点。过程将注射器与同侧上颌后牙成45°角。先于黏膜下注射药少许,将针尖向上、后、内方向进入,在进针过程中,同时将针筒向同侧口角方向转动,使针尖能沿上颌结节外后面的弧面滑动,深约2cm,回抽无血注药2ml。注意不可进针过深或针尖偏离上颌结节弧面,以免刺破翼静脉丛引起颊部血肿。

口腔科的麻醉方法(2)口外注射法刺入点扪出患侧颧牙槽嵴,在其后方摸出颧骨下缘与上颌骨颧突所形成的交角作为进针点。过程用4~5cm长注射针,垂直皮肤刺入直达骨面,将针尖向上、后、内方向进针约2cm,回抽无血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38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