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本梳理-初中科学.docx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初中科学《物质的密度》 1

初中科学《势能》 6

初中科学《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1

初中科学《人体的激素调节》 15

初中科学《遗传和变异现象》 20

初中科学《板块构造学说》 24

初中科学《物质的密度》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备课纸

准考证号:

姓名:

所在考场:初中组

某初中:

1.题目:《物质的密度》

2.内容:

抽题时间:XX年XX月XX日--:--:--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讲清密度概念得出的过程;

(3)教学过程中要有互动。

《物质的密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对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构密度的概念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单位,并理解单位表示的意义。

2.通过对物体体积质量等数据的测量,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建构密度的公式定义。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求欲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测量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三块体积相同的铁、铜、铝,让学生根据它们的性质进行鉴别。(学生通过颜色、能否被磁铁吸附等性质来判断)

提问:除了这些性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也能区分他们的一些性质呢?由此引出新课:物质的密度。

(二)新课展开

活动一:测量体积相同的不同金属的质量

提问:铜块、铁块、铝块的体积虽然相同,但它们的质量是否相同呢?

1.用手分别掂量一下三块不同金属的轻重?如何准确比较相同体积不同金属的质量?引出天平。

2.利用桌上的仪器分别测量比较铁块与铝块、铁块与铜块的质量大小关系。

结论:(1)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铁块的质量更大;

(2)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铁块的质量更大;

即: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也不同。

由此,如果将体积相同变成单位体积,即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然后比较单位体积的质量时更加方便,而单位体积下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相等。在物理学中,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就叫做物质的密度。

活动二:测量铜、铁、铝的质量和体积,求出单位体积的质量即密度

测量出铜块、铝块、铁块的质量和体积,求出单位体积(1立方厘米)铜、铝、铁的质量,即

密度,完成下表。

总结:根据密度的定义,以及上表的处理,提炼出密度的公式为:。用符号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则密度公式为:,并强调常用单位、及单位间换算。

活动三:测量水的质量和体积

过渡:不同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那么相同物质不同体积,单位体积的质量会不会也不相同呢?

用量筒分别量出10立方厘米、20立方厘米、30立方厘米的水,并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算

出单位立方厘米的水的质量,即密度。

结论:水的密度与水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即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及质量没有关系。 (三)应用练习1.鉴别颜色非常相近的铁和铝,可以利用什么性质?2.有人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对么?为什么?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带领学生回顾今天所学内容。

作业:①课下测量身边周围一些小物体的密度,互相比较一下,看看谁的密度大?比如橡皮泥、

木头、塑料等;②想一想为什么冬天水管很容易炸裂?

四、板书设计

物质的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2.公式:密度=EQ\*jc3\*hps23\o\al(\s\up7(质),体)EQ\*jc3\*hps23\o\al(\s\up7(量),积)

p=

1g/cm3=1000kg/m3

初中科学《势能》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备课纸

准考证号:

姓名:

所在考场:初中组

某初中:1.题目:《势能》

2.内容:

抽题时间:XX年XX月XX日--:--:--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讲清势能的影响因素;

(3)教学过程中要有互动。

《势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以及他们的影响因素。

2.初步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3.感受生活中处处蕴藏着自然科学的奥秘。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重力势能大小影响因素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档评论(0)

您的专属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就是力量。祝您成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