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坝毕业设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拱坝毕业设计

第一部分拱坝毕业设计

第一章基本资料

设计洪水位(P=5%)上游:510.15m下游:480.24m

校核洪水位(P=1%)上游:510.64m下游:481.52m

正常蓄水位上游:509m死水位:488m

可利用河底高程478.5m混凝土容重:24KN/m3坝前淤沙高程:486m

泥沙浮容重10KN/m3,内摩擦角为20°

混凝土与基岩间抗剪断参数值:f`=0.6

c`=0.3Mpa

坝基基岩承载力:[f]=1000Kpa坝基垫层混凝土:C15

坝体混凝土:C15

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v0=22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v0`=16m/s吹程D=1000m

第二章拱坝体形的拟订

第一节拱坝体形

拱坝体形为双曲拱坝,拱圈平面曲线采用圆弧。因两岸地形不完全对称而采用两岸不同半径的双曲拱坝。

流量-水位关系曲线计算表

h(m)

A(m2)

X(m)

R(m)

C(m1/2/s)

Q(m3/s)

0.83

2.35

5.94

0.40

28.56

9.44

5.83

67.59

23.82

2.84

39.66

1009.73

10.83

193.02

37.62

5.13

43.78

4279.78

15.83

366.51

53.66

6.83

45.91

9834.21

20.83

590.47

66.16

8.92

48.01

18936.36

25.83

872.88

82.57

10.57

49.38

31338.13

30.83

1222.06

99.55

12.28

50.63

48471.95

35.83

1662.44

124.56

13.35

51.34

69719.56

注:n=0.03i=0.05

H(m)

流量水位-关系曲线

(ll)

2.1.1已知:校核洪水位(p=5%):510.15m设计洪水位(p=1%):510.64m正常蓄水位:509m

2.1.2坝顶高程根据各种运行情况的水库静水位加上相应超高后的最大值确定。坝顶超高值Δh按下式计算

Δh=hz+h1%+hc

式中:Δh………坝顶距水库静水位高度(m)

hm………浪高(m)

hz………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度(m)

a………安全超高(m):正常运用情况取0.4m,非常运用情况取0.3m。

2.1.3波浪要素按“官厅——鹤地”公式计算:

v2=v2

v2=v2,

0.0076V0-1/12(gD/v2)1/3

=0.331v-1/2.15(gD/v2)1/3.75

hz=πhl%2/Lm×cth(2πH/Lm)

式中:2L1………波长(m);

Df………吹程,由坝前沿水面至对岸的最大直线距离(km),取1Km。

Vf………计算风速(m/s),正常和设计情况取15m/s,校核情况取9.6m/s。

2.1.4坝顶高程计算成果见下表:

计算情况

设计情况

校核情况

相应水位(m)

510.15

510.64

V0(m)

22

16

D(m)

1000

1000

hc(m)

0.3

0.4

hz(m)

0.35

0.22

h1%(m)

0.98

0.66

Δh(m)

1.73

1.18

坝顶高程(m)

510.73

511.82

结论:综合考虑后,取坝顶高程为512.0m

河床底部高程为478.5m,按地质提供的基本资料,挖深按3.5m计,则坝高为37m,属于中坝,在坝顶高程512.0m开挖后的河谷水平宽度为100.58m,则河谷宽高比L/H=100.58/37=2.71,拱坝厚高比T/H=0.24。

第二节拱坝体型设计

2.2.1坝顶厚度Tc(参见《砌石坝设计》P137)

Tc=0.4+0.01(L+3H)式中Tc——坝顶厚度(m)

H——最大坝高(m)=37

L——顶拱弦长(m)=100.58

经计算得Tc=0.4+0.01(100.58+3×37)=2.5158m,考虑交通等要求,取Tc=3.0m。

2.2.2拱圈厚度

(1)坝底厚Tb

①参见《砌石坝设计》P138经验公式

Tb=[0.132(L/H)0.269+(2H/1000)]×H式中Tb——坝底厚度(m)

H——最大坝高(m)=37

L——顶拱弦长(m)=100.58

经计算得Tb=[0.132(100.58/37)0.269+(2×37/1000)]×37=9.13m。

②由美国肯务局的经验公式

式中Tb——坝底厚度(m)

H——最大坝

文档评论(0)

不忘初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