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人本主义的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路径研究.docx

基于人本主义的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路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基于人本主义的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路径研究

?

?

雷雨

【摘要】本文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背景和内涵,针对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人本主义的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实现路径:改革德育活动形式,由被动灌输式向主动学习转变;建立情感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改革德育评价机制。

【关键词】人本主义;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是继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两大势力之后的“第三势力”,是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与价值的西方心理学的思潮和运动。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要集中在对教育目标、学习理论、课程理论和教学模式的阐述上:注重学生学习潜力与内在驱动力,提倡内在学习、意义学习和学会适应变化的学习观;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重视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及融洽课堂氛围的创造;重视学生身体、认知和情感的全面和谐发展,强调情感、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关注学生成长,集中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最接近、最受社会发展影响和制约的阶段,高校学生的成长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高校学生作为联结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重要主体,相比其他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独特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其认知、情感和个性心理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特别是从心理发展阶段特征来说,已进入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活动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价值观趋向多样化,其活动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不可忽视。高校传统德育目标的政治性与工具性取向制约着高校育人功能的发挥,德育模式的灌输性和德育内容的教条性影响着高校德育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制约着学生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与指导者。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出发,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健康成长与成才。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20世纪中期,受西方世界对后现代社会人性异化和反战、反主流文化运动影响,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为哲学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当时占据西方心理学主导地位的主要是行为主义学派和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批评前者的机械主义、过分关注客观方法而忽视主体价值及动物模型,并在对精神分析理论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分析视角,认为心理学应该以人性为主旨,“以人为本”,“以整体的人为对象”。20世纪60年代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教育领域的关注度逐渐增大,其基本教育理论建立在对当时美国教育制度的抨擊的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指出,美国当时的教育制度是学生“焦虑”和“失望”的主要根源,学生的价值观依附于以分数为代表的外部标准,结果是降低了自我体验,特别是当这些标准是外部强加而非个人选择的时候,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成长极为不利。这种机械化和非人格化的教育制度只重视知识灌输而轻视人的培养,只追求背诵记忆而忽视创造性的思考。人本主义心理学从尊重人性的角度出发,抗议只要求学生适应学校发展的传统教育,呼吁全面改革教育制度,建立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新体制。

1、人本主义教育目标——自我实现

人的自我实现论是人本主义教育目标的核心思想。自我实现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在心理学中起源于荣格和戈尔德施泰。马斯洛和罗杰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更为全面地阐释了自我实现的教育目标。

(1)马斯洛的教育目标论。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之间有极大不同,人类未来发展的潜在倾向是积极向善的,人的潜能是一种内在价值。从这种潜能论出发,马斯洛将“自我实现”视作教育的终极目标。即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竭尽所能完美自己的人性和人格。

(2)罗杰斯的教育目标论。罗杰斯把自我实现——充分发挥自我机能——视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和马斯洛不同的是,他所谓的“自我实现”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变化和学习,即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去学习的人。他认为高速发展和充满变化的当代世界是现在人们面临的新的教育大背景,静止的知识是不可靠的,只有把学生培养为学会学习和能够适应变化的人,让他们意识到变化是唯一可循的依据,才能有效应对多变的时代。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传统的学习观强调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对学习者的情感、情绪并不感兴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与认知是学习者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彼此融合在一起的。

(1)马斯洛的学习论。马斯洛反对以教师满意、得到奖励或“赚取学位”

文档评论(0)

134****48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