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五下《跳水》教学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肆、桅、撕”等6个生字,会写“肆、艘”等10个字,联系语境理解“放肆、桅杆、龇牙咧嘴”的意思。
2.梳理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勾连“放肆”,体味“笑”,理解课文情节发展,根据图示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用画思维导图、列图表等不同方式,探究水手和船长的思维过程,深入理解课文,探究“跳”的奥妙,感受船长的临危不乱、机智果敢。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作者图片)他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就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这节课,我们跟随列夫·托尔斯泰的脚步,学习他的《跳水》。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讲解作家的国籍、代表作、影响力,丰富学生对作者的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期待。】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一)第一组:船舱、桅杆、航行、横木
1.认读词语,并在课本插图中标示出船舱、甲板、桅杆、横木等。
2.信息补充:帆船横木约有20多米高。科学家做过实验,从20米高处扔下的装水气球,你猜怎么着?
(二)第二组:哭笑不得、吓唬、发抖、心惊胆战
1.认读词语。
2.发现:这一组词语都与孩子的心情变化有关。
【设计意图:分组学习词语,借助课本插图理解“桅杆、横木”等词的意思,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字词的方法和能力。】
三、借助习题,梳理情节
(一)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主要人物有哪几位?讲了他们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情?
(二)自读课文,班级交流
1.课文的主要人物有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长。
2.说说各个人物的主要事件,填写情节图。
3.结合图示,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小说的人物事件导入,引导学生在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过程中,梳理小说的情节;通过让学生借助情节图示复述故事,将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落到实处。】
四、聚焦“笑”,解读“放肆”
1.同学们,课文中的“放肆”是什么意思?
2.默读课文,圈画表现“放肆”的语句,讨论除了猴子,还有哪些人物的言行也很“放肆”。
3.猴子行为很“放肆”。
(1)圈画猴子“放肆”的表现。
①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②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③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④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⑤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
(2)通过圈画、表演、比较等,感受猴子的举止越来越“放肆”,简直没底线。
4.水手表情很“放肆”。
(1)圈画水手“放肆”的表情。
①哈哈大笑。②水手们又大笑起来。③水手们笑得更欢了。
(2)通过圈画、梳理、感悟等,发现水手的笑声越来越“放肆”,简直乐翻了天。
5.孩子反应很“放肆”。
(1)圈画孩子“放肆”的举止。
①他也笑得很开心。②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③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④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⑤“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⑥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2)通过圈画、比较、设身处地揣摩等,发现孩子的反应似乎越来越“放肆”,不高兴成没头脑,没头脑酿祸端。
6.探究“放肆”的关联。
水手“放肆”地笑与猴子“放肆”地搞怪,以及孩子“放肆”得失去理智之间的逻辑关系。
(1)借助表格梳理。
(2)推理发现勾连。
因为水手拿猴子取乐,所以猴子为博得水手的“笑”,更加卖力地放肆地逗孩子;孩子恼羞成怒,于是放肆地追猴子,以至于不知不觉爬上了桅杆顶端的横木,陷自己于险境。可见,三者存在紧密的因果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聚焦“笑”,引导学生关注猴子、水手、孩子三方的“放肆”表现,通过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理解水手的“笑”在情节发展中起推波助澜、变本加厉的作用。感悟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也引导学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五、鉴赏推导,体会危险
交流感受:感知放肆的后果很严重。
(一)从哪些语句看出孩子陷入绝境?
1.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2.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3.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4.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5.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二)还从哪些人物的表现看出孩子此时命悬一线?
1.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2.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三)作者为什么除了正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