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阶段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阶段分析--第1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阶段分析

摘要:从最初东京成立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中国企业已经在国际化的

道路上进行了30多年的实践探索。在这一并购历程中,中国企业积累了大量经

验。本文将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分为4个阶段,从历史角度审视其发展过程,分

析总结阶段性的特征与动因,为今后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国际化;对外直接投资;四阶段

一、尝试性阶段:1979-1983年

1979年8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15项改革措施,其中明确规定允许出国办

企业,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由此兴起。这一时期企业发展的重点是从如何按政府

指令生产转向按市场需求变动状况进行生产和经营。在对外开放方面,企业重点

是扩大进出口和利用外资,而对于对外直接投资和经营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以及

理论界都未引起广泛的注意。只有极少数的企业,主要是外贸外经公司和一些拥

有进口权的专业外贸公司及各省、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机构,为服务贸易而开始

在海外设立窗口企业或在以往海外业务联系的基础上开始尝试进行对外投资。

1979年11月,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与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在日

本成立的“京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在境外开办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从而拉开了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跨国经营的序幕。

这一时期我国企业的国际化以内向型为主,吸收外商合资企业的投资,多为

劳动密集型的加工项目和宾馆、服务设施等第三产业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处于自

发状态,仅一部分与贸易相关的企业得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批准。企业主要为

外贸公司和综合性公司,如中国五矿集团、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他们多从自

身经营发展的需要出发,自发地进行了一些尝试。而且对外投资规模非常小,主

要集中于周边邻国。截止1983年,全国只有76家非贸易企业获准在海外投资,

投资金额仅有5000万美元,投资主体是少数的中央直属大型外贸企业。究其原

因,此时我国外汇非常短缺,在1982年以前每一笔对外投资项目都要经过国务

院审批。

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阶段分析--第1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阶段分析--第2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阶段分析--第2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阶段分析--第3页

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标志着对外开放政

策的实施,我国企业获得了部分经营自主权。部分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出于自身发

展及国家战略决策的需要,开始了正规化的迈向国际化的探索。

二、形成阶段:1984-1991年

这一时期,对外投资合作的总体发展已初具规模,所投资行业集中于资源开

发、承包工程、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旅游等资源型和贸易型领域。涉及地域不

断扩展,多分布在资源比较充足的拉美、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少数分布在美

国、港澳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从政策方面看,这一时期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开始相继出台。原外经贸部于

1984年5月出台了《关于在境外开办非贸易性合资经营企业的审批程序权限和

原则的通知》,1985年7月颁布了《关于在境外开办非贸易性企业的审批程序和

管理办法的实行规定》。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一批企业在境外建立起战略性资

源开发生产基地,以保证资源的稳定供应。从技术方面看,部分企业为获取国外

先进的管理和科学技术。也积极地推进企业的国际化。

三、强化阶段:1992-2001年

这一时期,中小企业和乡镇、民营企业开始参与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对外投

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阶段分析--第3页

中国企业国际化历程阶段分析--第4页

资在1992年达到高峰并一直保持到1995年投资速度才相对放缓。1994和1995

文档评论(0)

LLFF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