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课堂练习(含解析).docxVIP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课堂练习(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堂练习

一、单选题

1.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有()

A.设三司使 B.文官任知州

C.枢密院与“三衙”分权 D.增设参知政事

2.下列哪一官职是宋朝削弱相权而设立的()

A.军机大臣 B.知州 C.节度使 D.参知政事

3.宋初“儒将”泛指出身儒生的文士统兵者与“惋侚若儒生”的武将。北宋中后期“儒将”含义强调科举出身和文士身份,渐为文士所专有。南宋时期“儒将”的标准悄然放宽,“崇诗悦礼”成为评判儒将的重要依据。宋代“儒将”含义的演变折射出()

A.政治形势的变迁 B.崇文抑武的贯彻 C.科举制度的发展 D.中央集权的强化

4.《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据此可知,三司设立的主要功用是()

A.规范地方行政 B.分散中枢权力

C.提升监察能力 D.抬高文官地位

5.北宋统一后,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路之下,设有州、县,与州平级并存的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还增设了“监司”、“通判”等职。北宋的做法()

A.使得各级机构职责混乱 B.践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C.导致权力结构利弊并存 D.加速了地方权力的失衡

6.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所谓府、史、胥、徒;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

A.恢复三代秩序 B.托古改制的策略

C.尊崇儒学的思想 D.遵循传统的意识

7.知州原本称为“权知某军州事(别称‘州将’)”,乾德元年(963年)宋太祖“牧伯(知州)之缺,止令文臣权莅”,且“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些举措()

A.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力 B.导致了官僚机构的急速膨胀

C.削弱了地方州府的物质基础 D.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8.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却答应每年给辽送岁币。这说明()

A.当时的民族关系和睦 B.北宋以屈辱的代价换取边境的安定

C.北宋以礼治国 D.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扭转

9.“神宗与王安石君臣相得,针对社会经济与行政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但是王安石一方面加强生产,一方面裁抑兼并的改革方式,并未得到所有官僚的支持。新旧双方不但在政治、经济利益上有所冲突,在学术理念上更成对立之势。”由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A.激化了君臣之间的矛盾 B.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C.致使北宋政权最终灭亡 D.实现了权力之间的制衡

10.北宋时期,地方州县财政经常入不敷出,中央只能默许州县政府超越制度许可范围去开辟税源。这一现象反映出()

A.经济衰败导致税源枯竭 B.边患加重地方财政压力

C.养兵政策造成财政恶化 D.体制运行影响财政收支

11.梁启超评价王安石变法:“今世欧洲诸国,其所设施,往往与荆公不谋同符”,并将其中的两项改革措施分别评价为“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和“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这两项措施分别是()

A.青苗法保甲法 B.均输法保甲法 C.市易法将兵法 D.免役法保马法

二、材料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的发展轨迹上,承载着晚唐五代以来太过沉重的历史教训。“祖宗之法”立意于防范“意外仓促之变”,以制度的平缓调适来保证政治的稳定。这一方针,有效杜绝了内部的重大变局,使得宋代以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通过兵变或所谓“禅让”等方式篡取中央政权而成功者,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地方分裂割据局面。防范纤悉的小心与牵制,一方面使这一朝代政治上步履蹒跚,因而难免“因循”之讥;另一方面,却也出于对“防弊”的重视,使其制度建设颇为细密,且调整更革不断,渗透出务实与创新的精神。

——摘编自邓小南《创新与因循:“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变革》

材料二:在中国古代,“祖制”特指“先皇制度”。具体而言,“祖制”是本朝开国皇帝以及先代皇帝构建的关于国家治理根本制度的规范体系,其内容涉及:国家权力分配与制衡、朝廷运行机制、重大事件决策、重要职官任免、朝贡外交以及对于特定群体的规制、对于特殊事件的处理等等。祖制的名称,各朝不一,有称“祖制”“祖训”“圣政”“圣训”也有称“本朝家法”“祖宗故事”“祖宗之法”等。历代的皇帝都十分重视祖制,将祖制作为一种原则,一种政治惯例,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与社会控制方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朱勇《“祖制”的法律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制度建设颇为细密”的表现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