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学设计与反思.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

?

陈耀??宣城市??泾县??宣城市工业学校

2018-6-1513:32:29

??

教学设计与反思

?

课题:《胡同文化》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高二旅游班

课时:?1

提供者:陈耀

单位:?宣城市工业学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胡同文化》是中职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阅读和欣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进一步提高散文欣赏的能力”。本课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叙事抒情,介绍并阐述了北京的胡同及其文化内涵。学生通过对本文的学习,理清文章结构、体悟作者情感、探究文章意境,达到提高自身散文欣赏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当地的民居特色和民居文化,为当地的传统文化保护献计献策。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二旅游班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具备了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学语文的热情尚可,课堂氛围较好。同时,学生对散文的学习兴趣较高,也有了一些散文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但通过课前布置了预习,让学生多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多读课文等方式,了解到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探究不够深入,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尚不够,对散文的欣赏、领会往往不够全面和深刻。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运用点拨法、诵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研读散文语言,体会作者情感,品味课文表达的意境,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提高散文欣赏能力。

?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赋予胡同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北京胡同》和有关“老北京”胡同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老北京的氛围。

?

听歌曲,观图片,结合课文预习内容初步感受意境。

设置情境,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他当过教师、编辑。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他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而且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

?

请学生谈谈通过预习课文,自己对作者的了解。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再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作者谈“胡同文化”的相关语句。

多媒体展示:略

?

?

学生听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初步了解胡同文化。

通过听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理清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一)齐读1-4段,谈谈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

点拨: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胡同的特点:1、布局──方正

2、名字──杂

3、数目──多

4、环境──静

(二)请同学读5-12自然段,谈谈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

点拨: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用多媒体呈现:

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5、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

(三)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其核心(精义)又是什么?

明确:封闭的文化,精义是──忍。

关键句: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

(四)请同学齐声朗诵13-15自然段,在朗诵中体会作者表现和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分析:作者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怀旧,一种莫名的伤感。但他又同时清醒地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必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所以作者结尾时在“胡同”之前加了“再见吧”三个字,幽默地表达了一种乐观超脱的态度。

?

?

?

五、拓展延伸:

结合我县古民居建筑群(如查济明清古民居、黄田洋船屋古民居等)及其文化,谈谈你的看法,并为传统文化保护献计献策。

?

?

?

?

?

?

学生朗读、讨论,互动问答

?

?

?

?

?

?

?

?

?

?

朗读课文,互动交流,讨论发言

?

?

?

?

?

?

?

在教师点拨下,互动交流、讨论发言。

?

?

?

?

?

?

?

?

?

?

?

?

?

?

朗读课文,互动交流,讨论发言。

?

?

?

?

?

?

?

?

?

?

?

?

?

互动交流,讨论发言。

?

?

?

?

?

文档评论(0)

techinf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