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语文复习 散文常见考点的解题方法 课件.pptx

2025届高三语文复习 散文常见考点的解题方法 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散文常见考点的解题方法【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

真题链接

[考查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应“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本题考查目标集中于对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之美的体会和鉴赏。

类型选材题目命题点2024年新课标Ⅰ卷徐则臣《放牛记》8.文章为何说“放牛给了我一个几近完美的少年时代”?(4分)9.文末画线的句子表明,作者不愿在回忆往事时为放牛“赋予意义”。你认为本文是否做到了这一点?请简要说明。(6分)理解关键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2024年全国甲卷周蓬桦《霜降夜》8.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作者记下的那句话?(6分)9.乌乡霜降夜,作者“感觉到生命与节气之间发生了某种密切的联系,有很强烈的体验感”,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抒写这种体验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理解关键句理解作品主旨

知识建构

散文的特点高考命题点形散散文选材“散”。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享受、情操的陶冶,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散文的题材。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散文行文“散”。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景中触情;可以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也可以旁敲侧击,曲径通幽。与小说相比,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不要求展示矛盾发展的全过程。散文的结构思路散文的表达技巧神聚散文的“神”是指蕴涵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神聚”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神”是文章的灵魂、统帅,驾驭着看似散的“形”,并使之为“神”服务。理解或鉴赏语言探究散文主旨

常见考点散文的分类1.写景状物散文2.记人叙事散文3.抒情写意散文4.议论明理散文提示:文化游记散文(类属于写景状物散文)是近年来的热门题材,应当特别重视。【文化游记散文,“游”(行踪)是契机,“见”(景象)是触点,“思”(情)是文脉,“悟”(理)是升华。所以,阅读文化游记散文,重中之重是触摸作者的“情思”,体味作者对历史、人生、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悟。】

五个基本问题写了什么内容概括怎么写手法分析表达了什么情感揣摩为什么写主旨探究我们怎么看意蕴鉴赏

1.找散文要素。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2.理散文顺序。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3.抓散文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面,贯串情节。4.品散文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包含在字里行间。5.析散文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读懂散文的基本方法

常见考点考点一:分析作品结构思路考点二:鉴赏表达技巧考点三: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四:散文的形象考点五:归纳概括内容要点考点六:概括主题、情感考点七:标题意蕴或作用散文常见考点

考点解读

考点一分析作品结构思路

概念“作品结构”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关联等。考查方式1.整体考查: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布局谋篇)2.局部考查:①行文线索②分析重要段落或句子的作用

考查方式1:分析作品的写作思路(布局谋篇)

【2024·苏州期初《江边夜话》(李广田)】8.本文以时间为序安排内容,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①符合生活实际,行文有条不紊。“下午三点钟”“暮色”“点灯”“夜已经深了”“油已将尽”“刚过半夜”“早晨七点半”,真实记录一行人在高鼻梁的留宿经历。②随着时间推移,一方面,“我们”与吴家老人交谈逐渐深入,双方形象更加清晰立体;另一方面,对地域环境、风俗民情的认识和感受,愈加清晰深刻完整。

【2023·青岛二模《“不如归去”谈》(卞之琳)】9.文本一《“不如归去”谈》一线成文,层层深入,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答案】(一)文章以“杜鹃鸣啼”为线索,在文中反复出现,将文章串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