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追寻诗意走进孤独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代的代表作,文章记叙了作者雪夜读去西湖湖心亭看雪的经过,全文笔墨精炼不足200字,却容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张岱的“痴”。
2、探究张岱的孤独美。
教学难点:
探究张岱的孤独美。
教学方法:启发法、点拨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指导:圈点勾画法、想象法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师: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孤独。今天我们借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样一篇美文,追寻诗意,走进孤独,进行一次孤独之旅,让大家能真正去理解了一种美学感受——孤独。
二、感知课文内容
(一)朗读全文
师:首先请大家一起来朗诵这篇文章,学生齐读课文。
(二)重点字词
在正式探究这篇文章前,先来疏通几个字的字义。
更
雾凇沆砀
师:“更”这个字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为什么他俩的读音不同,表示的词义分别是什么?
生:一声。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2小时。更定,晚上八时左右。
生:四声,“还”的意思。
师:“雾凇沆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雾给人以“迷蒙”的感觉。
师:“凇”请仔细观察这个字的偏旁是什么呢,两点水他是表示什么?
生:“冰”。
师:沆砀读起来是什么韵?
生:ang
师:Hangdang,所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阅读感受?
生:辽远、苍茫、壮阔,沆砀的意思就是天地之间弥漫一片的样子。
(三)用一句话概括原文。
师: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原文内容。
生:文章记叙了作者雪夜读去西湖湖心亭看雪的经过。
师:我们了解了文本内容,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在赏析张岱的孤独美学前,先认识作者张岱。
二、解读“痴”
(一)认识张岱
师:请大家来回答张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求用原文里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痴。
(二)解读三重“痴”
师:大家说张岱是一个“痴”人,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1、咬文嚼字品痴行
生:张岱却独自到湖心亭去看雪。可以看出他的“痴行”。
2、身临其境赏痴景
师:这样的痴人,眼中的景色定是与众不同的。那么,张岱眼中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前一句写的雪景很广阔,后一句是写局部的小景观。
生:将世间万物联系在一起,浑然一体,让我们感到非常惬意。
师:“惬意”这个词用得好,太棒了。这“惬意”是雪的白,雪的纯洁,雪的广阔,还有天地浑然一体。辛弃疾曾经说过“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张岱眼中的雪也是这样的。
3、知人论世悟痴情
生:文章还用明朝的年号“崇祯”。
师:同学们有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写此文时,明朝已亡,但作者任然固执的用明朝的年号,可见,作者对明朝感情至深。
四、品读孤独美
师:我们认识作者张岱的“痴”,现在继续走进文本,来赏析张岱的孤独美学。
(一)雪夜独往特立独行
师:张岱的孤独最明显的是表现在哪里?
生:夜游西湖,独往湖心亭看雪。可以看出他的特立独行。
(二)白描雪景天人合一
师:张岱笔下的湖心亭是什么样子?
生:朗读“雾松沆砀……而已。”
师: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帮我解释,这个时间不是晚上吗?天为什么是白的?能乘船吗?说明他没有结冰啊,为什么水是白的?
生:应该是一个月明的夜晚,然后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并被映衬出一片白色。
师:很好,能想象出那个画面了。
生:在作者眼中,天空包括云,当时是夜晚,应该是看不见的,但是在作者的心里一样是纯净的。
师:他用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词“看不见的”。
师:大家觉得天云山水是是他确实所见吗?
生:不是。
师:非常好,所以这里其实我们看到的天云山水也许并不是作家真的所见,天是白的,云是白的,水是白的,我们怎么能看到一幅整体的画面呢?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他用的特别好,大家觉得哪个字把这个天地之间的画面连在了一起?
生:“与”。
师:非常好,大家找到了“与”字。我换一种说法,“天云山水,上下一白”,会怎么样?
生:感觉分裂了。
师:对,感觉他就分裂了,割裂了,而这个“与”字把整片天地都为我们连在了一起。
师:同学们有没有观察过这个顺序?他先讲的是长堤,然后是湖心亭,然后是小船,然后是人,景物越写越小,越写越小,到最后我们仿佛都已经融入到了这个天地当中了,对吗?大家感觉到了吗?张岱觉得此时的自己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生:“天人合一”。
师:天人合一的感受,可能就是在这一刻,你不会去关注周围嘈杂的声音,你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一种真正洒脱,能够与天地之间连到一起的状态,对吗?
(三)故国已亡执着坚守
师:好,随着我们的小船继续前行,我们走到了一个亭子上,到了亭子上的他,看到了什么?
生:“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师:他看到了两个人在烧酒、在喝酒,这两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2900.35-2023 电工术语 爆炸性环境.pdf VIP
- 教学能力比赛决赛 《英语》教案.docx VIP
- 宁夏吴忠市辅警考试真题(含答案).pdf VIP
- 平泉县全民健身活动场地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网络安全自查的总结报告.docx VIP
- 广告宣传物料、宣传栏、大字投标方案.docx VIP
- 6类原料药申报资料模板.pdf VIP
- 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RAPID(ABB):RAPID高级编程技巧.lever.pdf VIP
- QCR9223-2015 铁路混凝土拌和站机械配置技术规程.pdf VIP
- 重大危险源(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履职内容及考核评估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