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科学本质的HPS教学设计研究.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指向科学本质的HPS教学设计研究

?

?

杨帆凡李春密

摘?要:文章介绍了科学本质和HPS教育模式,选取义务教育阶段物理学科“浮力”一节的教学内容,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参照HPS教育马修斯对话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对HPS教育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科学本质;HPS教育;教学设计;浮力

:G633.7:A??:1003-6148(2021)8-0077-4

1??引?言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完成各学科相应内容的学习后,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从而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基本内涵和主要表现等做了详细阐述[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科学本质作为“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要素之一,多次被提及[3]。已有研究将科学本质的基本构成整理为科学知识、科学探索和科学事业三个维度,并细化为17个要素[4],被大多数教育研究者所接受。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标》仍在修订中,但提升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同样适用且同等重要。

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进行教育研究与改革的过程中,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融合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提出了“HPS教育”,倡导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渗透相关内容,让学生真正了解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升其对科学本质的认识[5],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研究选取某版本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浮力”一节的内容,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指向科学本质,参照HPS教育马修斯对话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指向科学本质的HPS教育提供参考与借鉴。

2??HPS教学模式

20世纪90年代,美、澳、英等西方国家学者先后提出了多种HPS教学模式,例如“互动式历史小故事”(美国学者RoachLindaE和WanderseeJamesH于1990年提出,简称“IHVs”)、马修斯对话教学模式(澳大利亚哲学教授Michael·R.·Matthews于1994年提出,又称“适度教学模式”)、融合教学模式(英国学者MonkM.和OsborneJ.于1997年提出)等,均被国内学者借鉴、研究与运用[6]。

本研究采取马修斯对话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有关科学本质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与反思,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其教学过程包含定向参与、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引导反思和对话拓展5个阶段[7](表1)。

3??基于HPS教育马修斯对话教学模式的“浮力”教学设计

结合教学内容,基于HPS教育马修斯对话教学模式,指向科学本质的“浮力”教学设计具体如下:

3.1??问题一:为什么物体会受到浮力?

阶段1:定向参与

师:创设情境。使用多媒体播放冰山、邮轮等在水面漂浮以及“曹冲称象”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1):那么重的冰山和邮轮为什么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呢?“曹冲称象”又是运用了什么原理?

生:观看视频,进行思考。冰山、邮轮在水面漂浮以及“曹冲称象”都是由于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问题(2):只有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

师:进行演示实验,测量铝块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图1)。

生:观察演示实验,发现将铝块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小,说明浸没在水中的铝块也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问题(3):以浸没在液体中为例,为什么物体会受到浮力?

师:引导学生结合液体压强相关内容,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生:结合液体压强相关内容,如图2所示,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分析,思考并得出結论。

【设计意图】通过冰山、邮轮漂浮在水面的现象以及中国历史小故事“曹冲称象”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观察体会生活现象及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3.2??问题二: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阶段2:提出假设

师:结合冰山、邮轮漂浮水面、“曹冲称象”以及问题(3)中铝块浸没水中等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问题(4):为什么又大又重的冰山和邮轮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但小铝块却浸没在水中呢?

生:和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有关。

问题(5):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生:思考以上现象,提出假设: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浸没的深度以及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

师:提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铝块、烧杯、细线、水、盐水等),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生:根据提出的假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33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