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课堂问题引领小学数学教学.docx

设计有效课堂问题引领小学数学教学.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计有效课堂问题引领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数学学科在小学的基础性教育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规划和问题的设计则直接影响着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阶段,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存在较大的不足,这也使得小学教学存在较大难点。因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提问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设计问题,数学课堂

引言: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其问题意识。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遵循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规律,需要教师对学生引导,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那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更有效呢?

一、把握知识重难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教材是教学内容最重要的表现形式,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重要依据。数学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大过空,也不能过细过浅,教师进行问题设计也不能脱离了教材进行设计,教师在研究教材的时候,要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此思考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结合实际设计提出深浅适度,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难点之一是让学生明白“余数小于除数”。在多位学生板演多个有余数的除法式子后,提出一个问题:“在计算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要提醒我们同学的?”而不是直截了当地问:“你在解题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让他以帮助别人的形式去发现规律,学生讨论的气氛很热烈,由此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余数小于除数。呈现了一个问题,却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受到了启发,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有目的的提问紧紧围绕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勇于探究,快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

数学课堂不仅要思考自身的学科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设计中,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状况,掌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做到有针对性提出问题。在教师提问的时候,倘若其设计的问题毫无难度,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自然无法达到思考目的。倘若其设计的问题超过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其在“有限的”思考时间里也难以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过难的数学问题面前产生畏难情绪。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现实型和问题的适度,数学知识运用就出现脱节现象,这也恰是数学教学中要好好解决的矛盾。

对此,教师所设计的数学问题既不能过于艰难,也不能过于复杂,在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现实性和适度性要很好把握,所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发展,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也会越来越敏捷。如:我在教学“比的应用”中“按比例分配”时,我们知道“按比例分配”是在学习平均分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我创设了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妈妈和她的朋友合办了一个鞋厂,当时妈妈投资了3万元,朋友投资2万元,结果她们一起赚了20万元。提问:(1)你们说怎么分这笔钱合理?说说你的理由。(2)每人应分得多少万元?你是怎么想的?(3)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是按比例分配的?”这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难易适中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氛围中,对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理解比较深刻。

三、注重知识深化,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所以,我们的教学工作应立足于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由于学生受阅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问题往往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只停留在一般或浅层次的认识水平上,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时教师要及时提问,步步探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向纵深拓展。探究性的提问,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思维水平。而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一组有联系的、一个问题比一个问题更深入的问题情境,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研、系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再也不是被动地、零散地接受知识,对知识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能更好地建立知识体系,从而利用知识体系灵活地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认识周长”中,通过剪书签活动,设计问题“你是沿着哪里剪的?”“从哪点开始剪一圈到哪里结束?”“你能指出它们的一周边线吗?”让学生理解边线、一周、一周边线的含义。呈现书签一周边线动图,指出书签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