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思政教学初探.docx

中国文化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思政教学初探.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国文化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思政教学初探

?

?

刘杰

摘要:本文拟从“课程+中国文化+思政”这一建设思路出发,分析并阐述中国文化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探讨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操作路径,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课程思政

《跨文化交际》课程是应用型院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认知和理解不同文化,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和技巧实现有效沟通。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浪潮中,从专业课程中挖掘文化因素,进行思政教育,跨文化交际教学无疑是最为合适的阵地。

1.中国文化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必要性

笔者发现,上海的国际化给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诸多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但学生在表达或介绍中国文化时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即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而现有跨文化交际课程也多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对中华文化的介绍较为粗略。此外,大学生的思想尚不够成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和思潮的影响,造成文化身份的模糊感。由此可见,挖掘现有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适时适量加入中国文化介绍,对比中西文化,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文化融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路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方面融入中国文化,进行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2.1教学内容上,渗透中国文化,培养文化自觉

本国文化知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掌握了中国文化知识,才能自如地向外国人传递中国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然而如今的大学生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却未必说得出中国的八大菜系;他们庆祝“万圣节”和“圣诞节”,却未必知道端午节的由来。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培养大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中国文化精髓,在学生了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引导,进而实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作用。例如:(1)在讲解“文化身份”时,给学生播放《厉害了,我的国》视频片段,让其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和成就并交流观后感,激发其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2)在讲授“言语交际”时,和学生分享疫情期间中国援外物资上的寄語。中援日:青山一道,同担风雨;中援韩:岁寒松柏,长毋相忘;中援法:千里同好,坚于金石……堪称环球诗词大会。学生在理解“言语交际”概念的同时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培养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3)在讲解“文化模式的四要素之一——价值观”时,让学生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翻译成英文,教导学生不仅要把这些价值观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引入中国文化,进行思政教育,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家国情怀。

2.2教学方法上,对比中西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课程,学生不仅应充分了解本国文化,树立文化自觉,还应熟悉西方文化背景,培养国际视野。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深刻理解本国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研究主题,如中西节日文化对比、中西思维方式对比、中西时间观念对比、中西饮食文化对比、中西建筑风格对比等,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汇报研究成果。学生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话题,比如曾有一个小组的研究主题是“以亚马逊和淘宝为例比较中美电商平台”,令人耳目一新。各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与归纳整理,不仅图文并茂呈现了中西文化差异,还探讨了差异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深入了解了中西文化,另一方面也学会了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文化差异。笔者在授课时也会有意识的进行中西文化对比,例如在讲到西方的“个人主义”时,以中西方应对新冠疫情的不同表现为例,带领学生把西方个人主义和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2.3教学手段上,利用网络资源,拓宽文化视野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浩瀚丰厚,传统线下课堂难以言尽其详,线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则弥补了这一不足。笔者在开学第一课的课程介绍中就向学生推荐了中国文化有关的国家精品慕课,如《英语漫话中国文化》、《东方遇见西方—跨文化交际之旅》等,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还向学生推荐了跨文化交际相关的影视资源,如著名导演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此外,笔者还利用Blackboard、钉钉、微信等线上平台与学生分享时事热点,如新冠疫情中美应对差异,美国“黑命贵”运动,李子柒火爆YouTube

文档评论(0)

135****11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