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社会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实践理念.docxVIP

论区域社会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实践理念.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论区域社会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实践理念

?

??

?

?

?

?

?

?

?

???

?

?

?

?

?

吴才茂姜明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摘要:高校呼吁实践教学的声音不断,各校的教学计划中,也设置了实践学分,但如何真正地践行实践教学,却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至为薄弱的环节,其关键还在于传统教学模式并未改变。凯里学院历史学专业域社会史课程的设置与改革,由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实践环节组成的教学体系,逐渐形成了从单一课堂走向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田野调查使学生在团队协作的实践中掌握文献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可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逐步培养其利用搜集到的民间文献提出各类、各层次学术问题的观点与看法的能力。田野调查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与训练,也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区域社会史;教学内容;田野调查;教学改革

G915.4:A:1674-7615(2014)01-0077-06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区域的研究,起始甚早。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例如费弗尔、布罗代尔、拉杜里,均有许多经典性的区域研究。而有鉴于“中国幅员辽阔,区域特征各异,发展先后迟速又复参差”的国情,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不如从地区入手,探讨细节而后综合,或可获得更为具体的认识”[1]。因此,从1930年代开始,食货学派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就极其重视区域研究。之后,梁方仲、傅衣凌、陈翰笙、汤象龙、李景汉等人更是使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蔚然兴起,成果跌出。尽管1949年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历史学界更多地投入到了被称为“五朵金花”的研究领域里。但19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学术反思和国外社会学理论的译入,社会史与区域社会史再度成为史学界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近三十多年来,社会史和区域社会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然而,这些研究经验和成果究竟对大学历史教学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如何把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中来?这是摆在高校历史学专业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不断反思和实践的核心问题。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作为一个新开办的本科专业,时间不长,也没有著名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学术积累和深厚底蕴,但是我们轻装上阵,在课程设置和学术研究方面敢于超越,依托所处区域丰富的民间文献资源,开设了以区域社会史为代表的特色课程体系,探索将学术研究经验和成果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对区域社会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实践教学训练改革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尝试构建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探索将学术研究的经验和成果运用到课程教学实际中的途径和方法,以此为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实例。

二、区域社会史的教学内容改革

无可否认,区域社会史在大学本科的教学,目前还更多地被表述为“××地方史”。例如以笔者的读书经历而言,2002—2006年在广东省的高校读大学时,就容易学到“广东地方史”课程,2006—2009年在重庆的高校念研究生,就能学到“川渝地方史”课程,2009年而回黔省工作,就有“贵州史研究”或者“贵州省情”一类的课程。若翻阅全国各地高校的课程设置,也不难发现这类“××地方史”的踪迹。而“××地方史”的教学内容,也无例外地成了地方通史的简单概述,以致学生学习之后,也多只能获得关于“××地方史”的简单知识,更遑论以此来实现实践教育的理念。

然而,近些年来,也可以发现,一些高校并未满足于传统的“××地方史”教学。而是积极地展开了教学改革,以“区域社会史导论”或者“区域社会史”为课程名称的高校逐渐出现。那么,区域社会史的教学内容究竟应该包含哪些?或者说区域社会史应该教授予学生哪些知识体系?就目前全国高校的区域社会史教学而言,并未有具体的教材可供分析。此以山西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区域社会史导论”公布的资料举例言之。其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共36学时,3学分),第一模块为基础概念与前沿理论模块;第二模块为研究性教学模块;第三模块为走向田野与社会的实践性教学模块,具体内容见下表:

模块具体内容学时

一、基础概念与前沿理论模块1.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4

2.什么是区域社会史4

3.生存环境与区域特性4

二、研究性教学模块1.从小地方看大历史4

2.区域社会史研究方法6

3.后现代史学与区域社会史研究4

三、走向田野与社会的实践性教学模块1.什么都可以作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资料4

2.走向田野与社会6

从上表的内容可知,山西大学的区域社会史教学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注重学术谱系,即完整地梳理出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以及其内涵问题,这当然得益于从乔志强先生以来的学术脉络以及以行龙为主的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团队的学术理念。二是注重实践教学,即所谓“走向田野与社会”,这也是最能体

文档评论(0)

186****5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