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竖式自然地生长出来.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让“竖式”自然地生长出来

?

?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始终,无论是概念的形成,还是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计算活动的参与。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安排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是本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是一节典型的计算课教学。教材呈现的是学校体育大课间学生跳集体舞的情境,借助关于三(2)班学生跳舞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2)班跳舞的一共多少人”引入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的探索和学习。

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时,老师一般非常重视计算方法的总结,如12×3的竖式计算方法:先算3×2,结果写在个位,再算3×10,结果写在十位。直接把竖式的计算方法告诉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高效”,但实际存在很多的问题。

比如,学生在学完后会有疑惑“为什么要这样算”,还有很多学生在练习中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12

×3

16

从形式上看,学生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算法混淆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教学中没有有效沟通加法和乘法的联系,只有帮助学生解决认知上的矛盾,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关注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让“竖式”自然地生长出来。

一、重视直观操作,积累感性经验

计算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当然这一切都在明确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在学生列出算式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要用乘法?”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非常重要,因为后面一切算理的理解,都要在这个的基础上进行。算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法是解决“怎样算”的问题,算理是抽象的,算法是具体的。怎样才能让抽象的算理直观化?我们可以采用直观教学的手段,化抽象为具体。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正是有了学具的帮助,学生才可以在脑海中建立起非常深刻的表象,这对于后面探究算理、总结算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沟通前后联系,渗透研究方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这节课的知识起点在哪呢?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习《表内乘法》时学过的乘法竖式。这确实是学生的一个知识起点,但是表内乘法中有关竖式的学习其实仅仅是对于乘法竖式书写格式的学习,而本节课才是学生真正学习乘法竖式算理的第一课时。那这样一节起始课还有没有其他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利用呢?如果我们继续往前思考,我们还可以想到加法,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加法竖式的时候,学生是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用算式把摆小棒的过程表示出来,再用竖式把口算的过程记录下来。学到减法竖式的时候,还是先摆小棒,然后用算式把摆小棒的过程表示出来,再用竖式把口算的过程记录下来。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在学习笔算的时候都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也就是说笔算就是把口算的过程记录下来。因为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是有非常丰富的学习经验的,所以这节课我们还是应该延续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

三、突破关键问题,打通思维断层

因为学生思维经验的起点从加法就开始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经验,所以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些声音:为什么要这样算?个位上2乘3等于6,十位上的1怎么办?出现这种声音的原因很明显是学生受所学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竖式的影响,在学生的思维中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可以进行运算,对于今天学习的计算方法,学生有认知上的矛盾,这就是学生思维的断层。想要学生理解算理,就必须打通这些思维断层。所以在不同的环节,我们需要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口算环节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是2和10是怎么来的?第二个是6和30分别是算的哪一部分?创造竖式环节也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个位上的2乘3等于6,十位上的1怎么办?二是1乘3等于3,为什么要写30?最后沟通复杂竖式和简化竖式的联系时也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这种竖式简单在哪?二是为什么可以这样写?以上这些问题弄明白了,学生对于算理就真的理解了,所以在这些环节,老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交流这些问题,这个过程非常有必要。

算理和算法是计算教学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兼顾这两个方面。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过程中感悟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算法。数学的逻辑性非常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打通新旧知识之间的断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的轻松,才能对后续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

Reference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云鸿潘桂华刘在春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二年级下册)[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7,136-151

文档评论(0)

158****71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