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赛中运用发球抢攻战术实效性分析.docx

乒乓球比赛中运用发球抢攻战术实效性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乒乓球比赛中运用发球抢攻战术实效性分析

?

?

盛宏华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马龙、张继科、许昕的发球抢攻战术进行深入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运动员发球落点大部分以对手的近网右半台短球为主,底线长球为辅。在发球旋转上主要以近网的侧下旋球,并结合转与不轉球迷惑对手。其中主要得分技术是正反手弧圈球,且以正手弧圈技术为核心,稳定性强,威胁大,在比赛中能占据一定优势。

关键词:乒乓球;得分技术;发球抢攻战术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简称“世乒赛”,是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主办的一项最高水平的世界乒乓球大赛,象征著乒乓球运动的最高荣誉。随着乒乓球运动规则、打法的不断发展,在世界乒坛中若想要取得辉煌,就必需在比赛中率先得到抢攻的机会,化被动为主动。而发球抢攻是乒乓球运动战术之一,是比赛中力争主动、先发制人的一种战术。运动员利用发球的旋转、落点变化以及稳定的单项技术来控制对方,使其回球较高,然后再以有力的扣杀或用前冲弧圈球等技术进行攻击,常能取得主动或直接得分。正因为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在发球抢攻战术运用得当,最终获得冠军,取得男团七连冠。本文对2014年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发球抢攻战术的运用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找出其中的优势与不足,为其今后的训练及比赛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马龙、张继科、许昕3位中国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选取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具有代表性的比赛场次(男团决赛)对中国运动员的发球抢攻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录像统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从2004-2015年有乒乓球技战术统计、乒乓球运动发展现状以及新规则对乒乓球技术影响等方面的论文20余篇;参考《乒乓球———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乒乓球的旋转》、《乒乓长盛的训练学探索》、《国内乒乓球竞技制胜规律的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等多部论著,为本文撰写提供文献支撑。

1.2.2乒乓球三段指标评估法

本文采用了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乒乓球组吴焕群三段指标评估法中对52届世乒赛男团决赛进行技、战术的分析与评估,将比赛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分为3段,即发抢段(第一,三板),接抢段(第二,四板)与相持段(第五板与五板以后);本文对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各项得分手段在各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进行统计与分析,并依次对中国运动员的在各段的得分率与失误率进行统计与比较,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到中国运动员在各段的得分效率。

1.2.3访谈法

走访吉首大学体育学院乒乓球相关教师,广泛征询意见,使研究更加准确与深入。

1.2.4录像观察法法

观察了2014年52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国队三位优秀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对他们的发球抢攻的技术特点有直观上的了解,并进行详实和细致的总结和分析,具体比赛场次如下:

1.2.5数理统计法

对录像统计所得数据进行比率计算,量化运动员各项技术指标使用情况,并使其呈现一定趋势,为对比分析提供依据。采用乒乓球比赛经典三段技术统计法将每一位选手最后一次击球的得分率和使用率作为技术指标,根据各段技术得、失分统计,对选手进行技术诊断,找出长处和不足。各段率的计算公式为: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100。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抢攻的落点及旋转情况统计分析

马龙与波尔的比赛中,马龙在选择发球落点时主要是以近网的短球为主,左半台的落点为67.8%,占了发球总数的一半之多,并结合右半台半出台球,增加发球的落点变化,其目的也非常清楚就是为了限制对手的进攻性技术的施展,防止接发球被攻情况的过早出现,以此为基础为第三板球的抢攻打下铺垫,并争取比赛的主动权。马龙在与奥恰洛夫的比赛中左半台近网短球的使用率为20%,右半台球的使用率为68%,右半台落点的使用率为12%,且得分率均在50%以上,其中左半区的长球,右半区的半出台球,中路的半出台球号得分率分别为75%,80%和100%。主要是以侧下旋球为主,并结合侧上旋和不转球的配套,造成对手接发球质量的大大降低,给自身创造有利的进攻条件。数据中得分率的情况也反应了马龙的发球在比赛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发球抢攻战术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在与奥恰洛夫发球的旋转分析得知,马龙主要以侧下旋球为主,配合侧上旋球与加转下旋球的配套发球,其中侧上旋球与下旋球的得分率分别高达75%和100%。由此可看出,马龙的发球变化还是比较多的,近网短球,中路半出台球以及底线长球和旋转的配套发球体系给对手的接发球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大大降低了接发球的质量,给自己在比赛中创造了许多的进攻机会。

2.2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发球

文档评论(0)

胡珍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90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