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定稿教案.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体研备—定稿教案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芝溪九年制学校语文教研组

教学目标

感受桃花源内优美的环境,和桃花源中民风淳朴的社会风尚。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3.准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并展示背诵成果。

重难点

重点:感受桃花源中优美的环境,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难点: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背景简介

1、提问。

2、教师明确作家、作品

三、一读-----读通课文

1、读准字音请一生明确读音,全班齐读。2、请一生试着朗读课文。

3、听课文朗读(提醒学生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4、全班齐读。

四、二读-----读懂课文

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己解读课文。2、小组合作学习。

3、提出疑难字词,全班互助解决。

4、出示重点词句,指名翻译。5、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你们想去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乘坐这列历史火车,回到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走进这片神秘的桃源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做游戏

通往桃花源的历史列车到达第一站:做游戏,开火车。学生一人读一句,教师画简笔画。

历史列车到达第二站:翻译。学生翻译不到的句子,一起再次翻译。

(二)合作探究

通往桃花源的历史列车到达了终点站,请同学们做好下车准备,尽情畅游在桃源之中,欣赏桃源之美。

分小组合作完成,讨论以下问题:

(1)欣赏桃源之美

横线勾画出一、二段中写桃花源“景美”的句子,概括描绘了桃花源中哪些美景图?(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美景图用ppt展现出来。

(2)理解桃源之乐

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描写“人乐”的语句,感受桃源之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男人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女人乐在和平安定的生活,老人乐在老有所依,丰衣足食,小孩乐在无忧无虑。

品评桃花源之情

请用双横线勾画出文中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拓展延伸

畅游完这个景美,人乐,热情的桃花源,你能尝试着写一句优美的语句描述桃花源吗?(练习分享){世外桃源}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在这种生活背景下,景色如此优美,人民如此逍遥快乐,民风如此热情淳朴的地方,到底存不存在?(对,这是假的,是陶渊明虚构出来的。)为什么不存在?(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隐喻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结束语

这趟历史列车已经结束,想想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同学们让我们建设自己心中和谐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3****76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