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电子灸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与护理
?
?
【摘要】目的:观察用电子灸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与护理要点。方法:48例慢性胃炎住院患者均给予电子灸足三里、中脘、神阙冶疗。结果:显效31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6%。结论:电子灸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
【关键词】电子灸;慢性胃炎;护理
R573【文献标号】A2096-0867(2015)03-0071-01
慢性胃炎(chronicgastritis,CAG)是一种由于不同病因导致胃黏膜损伤并且以消化不良、上腹饱胀、嘈杂、泛酸、嗳气、乏力、纳呆、胃脘痛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消化道炎症反应,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范畴,主要由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和脾胃气虚、胃络淤阻等,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慢性胃炎常影响患者的食欲、消化功能,导致营养摄人障碍,机体抵抗力下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治疗上除药物外,采用中医方法,电子灸足三里、中脘、神阙四穴,以达到温经通络,调节脏腑气血,达到缓解胃脘痛泛酸恶心呕吐等症状。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月12月我科采用电子灸治疗慢性胃炎48例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与治疗
1.1临床贤料:48例患者均为我科2014年1月一2014年12月的住院患者,均有慢性胃炎病史。病程最长的11年,最短的2年。48例中男31例,女17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3岁。48例患者均为多次出现胃脘痛,在家自服胃药无效收治入院,入院后确诊为慢性胃炎。
1.2治疗方法:48例患者治疗上采用西医抑酸、助胃动力药物,中医采用电子灸治疗仪灸人体穴位的治疗方法。电子灸治疗仪采用eMoxa-Ⅲ型,由苏州工业园区为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采用现代电子温控技术,研发出的科技产品。电子灸使用方法:在灸头环形凹槽处放置灸片,将此面对准皮肤穴位,用胶布将灸头固定在皮肤上,接通电源调节显示屏,调节温度为50-60℃,持续30min,每日一次,持续治疗一周。
2.效果
2.1评判标准:根据患者胃脘痛症状改善情况及胃镜检查结果来判定。
2.2结果:显效31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6%。
3.讨论
3.1电子灸的优点
艾灸是中医常用治疗方法。艾灸是运用艾条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热力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2]。传统艾灸疗法需手工操作,不能多个穴位同时施灸,且艾绒燃烧污染环境,易灼伤患者,电子灸治疗仪是一种现代艾灸诊疗设备,它通过电子加热和磁疗作用,可同时对多个穴位施灸,温度、时间可控,彻底消除了传统艾灸疗法效率低下、操作不便、污染环境等弊端。
3.2施灸的护理
3.2.1取穴与定位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胃的下合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号称胃的“灵魂穴”具有键脾和胃,补中益气之功效[3]。神阙:脐中,人体任脉上的要穴。足三里穴可理气和胃、宣调气机而止痛;神阙、中脘穴可调理中焦,温阳健脾,四穴并用,可达到调理脾胃气机,温中止痛的作用[4]。有研究证明,艾灸神阙穴可增加胃黏膜血流量,从而保护胃黏膜[5]。
3.2.2方法
用胶布将已置入灸片的灸头固定在皮肤穴位上,接通电源调节显示屏,调节温度为50-60℃,持续30min。
3.2.3注意事项
实热症,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灸疗;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操作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感觉,及时调整温度。操作后观察施灸部位皮肤是否完好,如有发红、瘙痒、水泡烫伤等情况及时处理。
4结论
电子灸治疗仪是依据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结合现代电子温控技术和中医经络穴位灸疗法而研制的现代艾灸诊疗设备,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Reference: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2-134.
[2]刘茜.针法灸法[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5-67.
[3]孙国杰.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175.
[4]刘永兰.《中医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29-30.
[5]江庆淇,许文波,杨丹红,等.艾灸对大鼠胃黏膜血流量的影响及胃肠激素的关系[J].现代康复,2002,4(12):40.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