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第18讲 辛亥革命 讲义.docxVIP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第18讲 辛亥革命 讲义.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8讲辛亥革命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期,也是近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

具体表现:

1.政治上:从帝国到民国

推翻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政治民主化、法制化。但是由于自身实力局限,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上台肆意践踏民主。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的斗争先后失败。

2.经济上: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

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辛亥革命的推动及欧洲列强暂时忙于一战,推动了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但一战后民族工业重新遭到打击。

3.思想文化上: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兴起,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期受十月革命影响走向宣传马克思主义。。

4.社会生活:从臣民到国民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社会转型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除旧布新、移风易俗。改用阳历、剪发辫、易服饰、废止缠足等,社会生活出现新气象。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

2.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近几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高考命题趋势:

辛亥革命相关史实,探究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逻辑,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伟大意义。

高考备考建议:

1.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2.报刊在辛亥革命中的重大作用、西方对辛亥革命的不同态度等可能成为新的命题点。

3.重点关注:辛亥革命背景;意义;三民主义;清末新政等。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线索:

教学内容:

考点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考点2: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考点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考点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辛亥革命的含义:

1.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2.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二)背景和条件:

材料二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这促使中国资产阶级真正形成一个独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利用商会有组织的参与地方或全国性的经济与政治活动。

材料三新式学堂勃兴和留学教育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发展,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成为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

材料四1905年8月,孙中山、黄兴等人,联合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小团体,于东京正式成立中国同盟会,会上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材料五:

归纳为:

1.政治: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合流,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经济:

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

4.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5.组织: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

6.军事:

同盟会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7.有利时机(导火线):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为革命提供了机遇。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马上又出卖给英、法、德、美4国银行团,英法德美享有筑路、投资优先权,未退还补偿先前投入的民间资本。引发保路运动。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

知识拓展1:清末新政(始于1901)结合选择性必修1

1.背景:

为了应对严重的统治危机,从1901年起,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历史上称“清末新政”。清末新政的主导力量最初是洋务派,不久立宪派开始推动新政的进程。

2.“新政”(1901—1905)的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改革官制;②军事上:编练新军;③经济上:倡导创办工商业企业,奖励实业;④教育上: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制,兴办学堂,派留学生出国。

3.“预备立宪”(1906-1911)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统归于皇帝。1911年,设立内阁。

4.特点:

①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②渐进地推进;③内容十分广泛;④涉及以预备立宪为中心的政治变革;⑤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档评论(0)

&快乐木马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