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以下四种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在标准礼堂讲话比在旷野里讲话要清楚而且响亮,是因为()
A.礼堂内空气不流动
B.声音被礼堂四壁反射回来并和原声混合在一起,听不到回声,但使原声加强
C.礼堂内空气多,旷野空气少,传声性能不一样造成的
D.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人的感觉发生错误
3.“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太大
B.声音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最大频率
C.声音太小
D.声音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最小频率
4.有不少小动物对地震比人类要敏感得多,其原因是小动物()
A.能听到响度很小的声音 B.能听到地震中的次声波
C.能听到地震中的超声波 D.容易感觉到地震
5.如图所示的标志牌,表示的意思是()
A.此在有乐队,可以出租
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此处有“卡拉OK”,欢迎光临
6.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面几种声音中: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7.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隔声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录音室采用蜂窝材料装饰墙面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
8.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9.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二、多选题
(多选)10.以下事例中,可以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
B.捕鱼时渔民利用声呐来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D.利用超声波把水击碎成小雾滴,再用风扇吹入室内加湿
三、填空题
1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之间,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波,把低于Hz的声波叫次声波。
12.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发出的声音。它的波形是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3.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图是乐音的波形。
四、解答题
14.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m。
15.2011年3月4日,也就是日本地震的前几天,日本东部茨城县鹿岛市50多头瓜头鲸在一座海滨浴场搁浅。巧合的是,新西兰发生6.3级地震的前一天,有人发现新西兰南岛有百余头鲸搁浅死亡。有专家认为“鲸鱼反常很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你认为专家的看法有没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为什么?
16.在一些城市的繁华街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装置(如图所示),请问它是什么装置?
下面表格中列出了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结合表中内容,在图中你看出了什么问题?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答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6.2 压强》同步练习卷.doc
-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6.1 密度》同步练习卷.doc
-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15.4 探究焦耳定律》同步练习卷(3).doc
-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15.1 电能与电功》同步练习卷.doc
-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同步练习卷(1).doc
-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14.2 探究欧姆定律》同步练习卷(12).doc
-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14.1 怎样认识电阻》同步练习卷(12).doc
-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13.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同步练习卷.doc
-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13.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同步练习卷.doc
- 沪粤版九年级上册《13.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同步练习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