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药食同源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战略.docx

发展药食同源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战略.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发展药食同源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

?

岳建华

今年,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发挥了举世瞩目的作用。药食同源理念是中华民族中医药文化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我国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推进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的稳步实施,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药食同源产业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产业,如何顺应时代的需求发展壮大?为此,本刊专访了中国药膳研究会会长杨锐,请他对中国药食同源产业的未来发展做出重要解读。

本刊记者:您认为如何让人民群众认识到药食同源产品对维护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现实意义?

杨锐:所谓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历代医药学家认为中药有“四性”、“五味”,而某些食物也有“四性”、“五味”。如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谷、菜、果、鳞、禽、兽六部中,就对大量普通食物进行了性味、主治的论述。

中药和食物的共同之处是:都可以用来防治疾病。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方》的“序论第一”中明确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医病法则。孙思邈把食疗作为医治疾病的首选之策,足见古人对食疗方法和经验的重视。中药和食物的不同之处是:中药的治疗药效强,用药正确时疗效显著,用药不当时副作用明显。而食物的治疗效果虽然不及中药效果快速和明显,但食用不当时一般不会产生太大的副作用。此外,药物不宜经常吃,而食物是日常饮食,可以经常吃,日积月累之下就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明显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食物对身体健康的调养效果不亚于中药。因此,通过正确的食疗、食养,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祛病养生、强身健体,提高身体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所以,药食同源产品即我们常说的药膳产品,对维护健康是非常有意义的。

除了上述“民生”方面,在“国计”方面药食同源产品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是通过引导科学膳食,促进晚得病、少得病,在优化有限的卫生资源和医保资源、应对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等方面,药食同源产品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对于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经济新动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药食同源产品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很多质量上乘的药食同源产品都在偏远的地区种植,那里没有污染、环境优良,药食同源产品的营养更加丰富。若把这些药食同源产品充分利用起来,会给当地的农民带来巨大的收入。

本刊记者:我国药食同源产业的现状如何?

杨锐: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药食同源和营养健康产业发展。习总书记曾指出,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支持果品、蔬菜、茶叶、菌类和中药材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营养均衡、養生保健、药食同源的加工食品”。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强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和应用”。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以及“加强传统食养指导”,“进一步完善我国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深入调研,筛选一批具有一定使用历史和实证依据的传统食材和配伍”,“推进传统食养产品的研发以及产业升级换代”等一系列发展药食同源产品的重要举措。去年10月国家卫健委等12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的若干意见》。这些意见、举措的切实落地,无疑将对药食同源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药食同源产品尽管起源较早、种类较多、民间普遍,但是能形成规模的产业较少,产业发展存在着诸如法规有待完善、产品认知困难、品牌建设滞后等不少问题,与人民群众运用药食同源产品保健养生的需求不相适应。如我国药食同源产业面临的法律法规尚未理顺,直接制约了产业发展。《食品安全法》仅仅规定了食品中“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简称‘食药物质)”,但还有很多早已是寻常百姓盘中餐的中药,如三七、天冬、黑豆、冬瓜皮、核桃仁、蜂胶、龟甲、鳖甲,甚至辣椒、大蒜等众多载入《药典》并“具有一定使用历史和实证依据的传统食材”,长期没有被列入食药物质目录名单,而大量加有辣椒、大蒜的菜品菜系,从《食品安全法》的法理和规定上讲,都处于在食品中违法“添加药品”的尴尬境地。再如药食同源产品预包装上不能标明产品食养作用,造成一些按照食品管理的、很好的药食同源食养产品在货架上滞销,也给药食同源食养产品和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困难。

这些问题,都与《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提出的“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进一步完善我国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等任务要求不相适应,极大地限制了传统食养服务和药食同源产品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亟需重视、研究和解决。

本刊记者: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李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是个美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