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城市规划原理考点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都市形成的原因:由于生产力的提高

2.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都市;昂温提出了卫星都市;美国人赖特提出了广亩都市;康帕内拉提出了太阳城

3.都市合用性评估是在都市用地规划之前进行的一项工作

4.都市规模界定:特大都市100万以上大都市50万以上中等都市20万到50万小都市20万如下

5.都市人口: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既停留在该都市(镇六个月以上,使用各项都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6.机场选址规定:无电波干扰;用地坡度不大;净空限制区内无障碍物

7.完善都市道路系统的措施:快慢车分流、客货车分流(重要措施;发展迅速交通;开辟公共交通专用线;增長必要的停车站场

8.小区规划理论是在“邻里单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编制都市规划一般分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10.我国都市规划编制的完整过程由2个阶段(总体规划阶段和详细规划阶段;6个层次构成,既:都市总体规划纲要、都市总体规划(含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区规划、都市建设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1.都市总体艺术布局协调统一的内容:与合用、经济的统一;近期和远期艺术面貌的统一;整体和局部、重点和非重点的统一

12.都市镇体系规划的关键内容,重要是“一化二系三构造”,既都市化;公共设施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等级构造、职能构造、空间构造。

13.都市用地规划的措施及其原因?

14.都市建设用地分类合用于规划中心城区范围的土地,共分為9大类、29中类和57小类

15.都市总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紙及附件(规划阐明、研究汇报和基础资料等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市规划法》1989年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17.总规划的重要内容:确定规划期内都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确定都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构造;做出人防、抗震、防灾规划。

18.都市用地自然条件包括:地质条件(建筑地基、滑坡和倒塌、冲沟、地震、水文条件(水文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向、温度、降水和湿度和地形条件

19.地震烈度在9度以上地区不适宜选作都市用地;

20.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為上层滞水、潜水和

承压水(具有都市用水意义三类

21.地下水作為作為都市用水来源,若盲目过量的抽用,将会出現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長期大量地抽用地下水还也許引起地面下沉,导致将海水倒灌或地面积水。

22.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风是以风向和风速两个量来表达的。风向一般分為8个或16个方位观测

23.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24.柯布西耶的光辉都市的规划方案,是他的現代都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現。

25.都市总体布局中的工业布局: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以便的联络,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工具;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工厂出入口防止过多的干扰对外交通。

26.結合自然环境条件,合理规划都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可以节省土地,减少土方量,便于都市管理。

27.都市布局空间形态,归根究竟就是集中式(网格状、环形放射状等和分散式(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都市等

28.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紙的比例尺為1:~1:1000;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分类应分至小类。

29.紅线:道路用地和地块用地边界线

绿线: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藍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黄线:都市基础设施用地边界线

30.我国的都市规划的作用是通过“一书两证”(建筑项目选址意見书、建设用地规划許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許可证来保证的。

31.都市用地分类状况:R居住用地C公共设施用地U市政公共设施用地M工业用地W仓储用地T对外交通用地S道路广场用地G绿地D特殊用地E水域和其他用地

32.都市总体规划年限一般為、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年限為5年,原则上应与国民经济社社会发展的年限一致,并不得违反都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33.一般认為干道网的恰当间距為600~1000m,对应的干道网密度為2~3km/km2

34.干道网密度,每平方公里都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長度,单位為km/km2

35.我国的都市总体规划的审批制度必须坚持严格的分级审批制度

36.就详细地块而言,区位就是它的空间位置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7.居住区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不应超过

400~500m

38.居住小区中道路用地的控制指标為9~17%,公共绿地建筑控制指标為5~15%

39.6层是最优建筑层高。合理提高住宅建筑层数是提高建筑面积密度、节省土地的重要和最基本的手段和途径。基于住宅健康性的考虑,居室净高不应低于2.5m。一般认為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的比例在1:3左右為宜。

40.“千人指标”,既每千居民拥有的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