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课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流程(附学案设计模板).docx

三类课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流程(附学案设计模板).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类课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流程(附学案设计模板)

当前大单元教学实施核心理念为:先带领学生“综观森林”(整体感知),再引导学生“局部审美”(问题探究),后引导学生学会“植树造新林”(迁移应用),三个环节对应的落实新课标理念的三大课型——单元导读课(起始课)、单元融通探究课、单元整理课(含单元大概念新情景应用课)。

这里,汇总了对这三大课型的教学设计流程,供一线教师参考、学习。

01单元导读课(起始课)基本流程

单元导读课是整个章节的剧情简介,也是整个章节的认知起点,同时是整个章节的方向仪,上好起始课能帮助学生知识整合,并实现结构化学习。

环节1:用预学导前测学生学习起点在哪里

(1)对本节概念建构要用到的前面的旧的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概念、思维模型、经验等进行旧知″的前测。对误解、错解、曲解、漏解内容要补上,要让学生能达到本节课教学要求的起点层次,形象说查漏补缺。

(2)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技能、大概念等在没有学习以前也可前测,即“新知”前测。尤其是要明晰学生对新概念的经验性理解或前理群的层次,这对概念的解构再重构极为关键。

奥苏伯尔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可见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多么重要。

“旧知”与“新知”的前测,可通过设计预学单去进行,说白了此环节就是颗粒度更细的学情分析,是对本节课用到的模块内容学生是否达到课标要求的评估,据此确定学生起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如何能达到目标的终点位置。

环节2:带领学生整体感知,建立认知初始框架图(认知图式)

(1)引导学生浏览目录、附录、导读页(情景图页)、教材模块等教材内容,明晰单元重点要解决问题及学习内容。

(2)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师生合作梳理出初级知识框架图(认知图式),为后续学习探究起到先行组织者即知识系统建构中“锚”的作用。

注意,浏览不是细读,更不是精读。初级知识框架图是大骨架、大框架,不是单元学完后详细关联细化的多层次网络结构图。这张图后面节节要用,让学生逐步细化、完善,让学生逐步提炼大概念、理解大概念,让学生新知能构在结构中更好的同化和顺应。

环节3:协商制定、分享单元学习目标及达成指标

(1)先让学生、小组说一说确立的单元目标、要解决问题。

(2)教师补充完善成为班级的单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梳理好问题化系统。

(3)让学生明晰目标达成的可量化的指标。

环节4:最后呈现学了本单元后要做的事,即大任务,并让学生明晰完成任务的路线图

注意,是用大情境、大概念、大任务来统揽后续的单元探究,本环节重在解决“学了本单元后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同时也为学生后续提供悬念及学习内驱力。

文科大任务可能是一个综合活动,理科可能是只有综合利用单元所学才能解决一个非良构的情境下的真实问题。

单元导读课(起始课)实施时注意事项

(1)上述流程的四个环节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自由、组合、排列。同时这四个环节不一定在课堂上呈现,如学情前测就可放在课前,甚至个人、小组问题提出也可放在课前。

(2)上述流程的四个环节依据内容、学情可增删,即四个环节不一定都要。比如随班升的教师对学生起点很熟悉,就可省去学情前测这个环节。

(3)以往单元教学第一课时,教师也会有三五分钟时间从单元引出本节课内容,而大概念背景下的单元导读课,只不过是把强化、放大、重视了这个环节,有意、特意把它拉伸为一节课。

(4)单元导读课定位不外乎让学生先大概明白这4个问题:本单元重点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要学(学了有什么)。

(5)单元导读课不能上成教师一言堂的告知课、解说课,而是要让主动参与、生生合作、师生协商去探究、去认知、去建构。

(6)设计的大任务要有真实性、可操作性,不能虚假,说说而已,更不能期骗学生。

(7)要注意模块大概念与单元大概念的层次性、维度性、阶段性,这样依大概念定的目标才能落地。

(8)问题设计、难点的把握要重视教师个人缄默性知识,要重视学生监控、反思等元认知素养的习得。

附:设计表格

02

单元整理课基本流程

经过反复实践、提炼,概括为如下步骤:

环节1:让学生用工具多维度内化、关联认识结构

(1)先让学生不翻课本单凭回想去初步整理。

(2)再让学生翻书去补充完善自己的整理。

(3)通过同桌、小组分享尤其是教师提供的认识结构,让学生二次补充、提升自己的认知结构。

(4)让学生从元认知视角反思整个整理过程,并留出时间让学生内化补充、完善的内容。每次都是一次新加工,是认知的解构、补构、重构,是反思力、学习力的再提升。

环节2:高质量完成大单元导读课上提到的学完本单元要做的事,即大任务。(是重点环节)

(1)先设置情境任务检测原理、方法、概念的理解运用情况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