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结课论文.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台山自然文化遗产

摘要: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东汉永平11

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白马寺来到五峰山一带,认为这里是

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历经各个朝代的修

建、扩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最多时曾达到360多座,直到今天还保留着100多座。

因此,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2009

年6月26日,五台山被正在西班牙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为文化景观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台山包括从公元4世纪到19世纪(中国北魏、唐、宋、元、明、

清)的佛教建筑及独特的圣山环境景观,反映了各个时期建筑艺术和技术的杰出成就和

特点,悠久的佛教文化传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越来

越多的人造访五台山,因此对它的破坏也是也来越严重。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不能挥霍,而应加大保护力度,保持其原真性和自然性。

关键词:世界遗产五台山宗教景观自然景观

一、五台山简介: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

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

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五台山属太行山

系的北端,跨忻州市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周五百余里。中心地区

台怀镇,距五台县城78公里、繁峙县砂河镇48公里、忻州市150公里、山西省会太原

市240公里。在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之间,由一系列大

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方圆达250公里,总面积592.88

平方公里。五台山方圆约32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峰

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是一

个融自然风光、古建艺术、历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

1982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

名胜区名单,历年来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

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

等荣誉。

二、宗教景观:

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传说佛

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佛教传入五台山,

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魏孝文帝

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

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

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

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不同:

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吼文殊、北台灵应

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盛唐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

潮,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

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了,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唐代五台山佛

教圣地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外国佛教徒对五台山的无限景仰和竞相朝礼。唐朝经济繁

荣,国势强盛,在国际上声望甚高,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随着国际交往的

扩大,五台山还受到印度、日本、朝鲜和斯里兰卡等国佛教徒的景仰。朝礼五台山和到

五台山求取佛经、佛法的外国僧侣很多。五台山有浩如烟海的佛像,数量多达30000余

尊,不仅有佛、菩萨、罗汉、胁侍、供养人、护法神,而且还有儒教、道教、地方宗教、

帝王将相、僧侣居士等。这里的佛像分为八种类型:泥塑,金属,石刻,木雕,烧瓷,

脱纱,刺绣,画像。五台山现有建筑比较完整的寺院95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6处: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广济寺、岩山寺(繁峙县)、洪福寺(定襄县);省

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塔院寺、菩萨顶、圆照寺、罗睺寺、殊像寺、碧山寺、南

山寺、龙泉寺、金阁寺、尊胜寺、延庆寺、公主寺(繁峙县)、三圣寺(繁峙县)、惠济

文档评论(0)

147****64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博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