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陈情表》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docxVIP

2.2《陈情表》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情表的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力教学重点在于强化情感共鸣,理解文中蕴含的主题和价值,以及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难点在于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关键情节和主题教学主要采用诵读法讨论探究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同时,还强调了孝作为文章情感的基础,并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文章的深度解析

2.2《陈情表》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主要内容。积累文言知识,认识文体“表”,了解作者与创作背景。

2.思维发展与提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①结合身份与背景,分析李密为何坚持不入朝为官?②理解文章重难点语句,思考李密委婉拒绝征召、打破两难处境的做法(重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涵泳品味,鉴赏语言,领会章法之妙。①分析作者如何通过骈散结合的方式来表情达意?②体会本文表达上的委婉与得体,通过找出谦、敬词语,分析“表”的语言特色(难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4.把握作者的情感历程,理解作者怎样以孝道贯穿全文。分析文章的情、理,深入探究“忠”与“孝”的含义并体悟其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教学难点:

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理解“忠”“孝”的含义。

三、教学设想

《陈情表》从祖孙相依为命的往事写起,集中陈述“诏书切峻”和“刘病日笃”的矛盾,以诚恳的言辞,请求皇帝允许自己先孝后忠,暂不奉诏。作者以孝道贯穿全文,既以情感人,又以理服人。内容上呼应了单元导语中的“以情见长,至情至性,感人肺腑”。

李密以“孝”为情感基石,层层递进,其论述逻辑缜密,有理有据,态度小心谨慎,言辞谦卑恳切,通过一系列巧妙的陈述,成功打消了晋武帝的疑虑,赢得了同情,最终获得恩准。在教学中,可以以“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为何陈情”、“如何陈情”为线,展开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领悟“忠”与“孝”的内涵与其当今时代价值。

文章以学生熟悉的“表”的形式叙写,本节课设计使学生分别以“李密”和“晋武帝”的视角围绕“先尽孝还是尽忠”开展一场辩论,并自主探讨怎样打破两难处境。在探讨文章情、理过程的同时,体会本文的结构特点与章法之美,并对骈散句、对偶句、比喻句进行感悟。愿学生在读《陈情表》时既能感受到亲情的可贵,也能从中学到优雅回绝他人不合理要求的技巧,努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一个不委屈自己的人吧!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穿行,我们渐渐忘却了乡下父亲殷殷的嘱咐;在车水马龙的海洋里漂泊,我们渐渐模糊了乡下母亲盼归的身影;在人生前程的旅途中奔波,我们似乎淡忘了对父母的款款孝心。也许大都市的灯红酒绿迷失了我们的双眼,也许城市里阴霾的天空让我们无暇回望那一片乡土,也许渐渐膨胀的欲望让忘却女神偷走了我们的思念,也许温馨舒适的享受让故乡的父母的笑容随风消散,但不管怎样,我们要记住“百善孝为先”,别让孝离我们渐行渐远,没有不孝的成功人,孝给了我们成功最大的动力。

几千年来,“孝”一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支柱。孝不单单是让人可以老有所终,老有所养,孝更是对每个人自身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乃至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要求和约束。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千百年来,人们常把“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以孝著称的《陈情表》。。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为由,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2.?背景资料

李密,生活在三国与晋朝交替时期,曾在蜀国做官,多次出使东吴,能言善辩。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成了亡国之臣。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即晋武帝,为了收买人心,网罗人才,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国之臣,若不应诏,必会被认为怀念蜀国,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对晋不满,招来杀身之祸;若应诏,又有96岁高龄的祖母卧病在床,无人照料,李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祖母对他恩重如山,若舍弃相依为命的祖母是万万做不到的,处于两难境地。于是李密写了此表,陈述这种实情。

3.?文体知识

“表”是一种奏章,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已见的一种奏章(如《出师表》)。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称“书”,到了汉代,则分为章、奏、表、议四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写法上有叙有议,但是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色彩。

三、诵读训练

(一)出示投影,理解并积

文档评论(0)

海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并擅长诗词写作,喜欢搜集各科教学资料,与广大网友分享,以资教育教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