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学案1.docVIP

《故都的秋》学案1.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4

《故都的秋》学案

【学习目标】

1、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2、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

【学习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

1、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1、通过听录音或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2、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3、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1896年12月7日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达夫3岁丧父,7岁入私塾启蒙,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1年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夏考入之江大学预科,不及半载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翌年进入杭州蕙兰中学,因对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感到绝望,遂回家闭门苦读。

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深刻地表现了受压迫的留日学生的苦闷与彷徨,并塑造了一个性格忧郁和心理变态的青年形象,具有强烈的反旧礼教色彩。对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1922年7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则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的抗争与愤激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悒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2、思考:

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二、文本解读

(一)学习第一部分:思考:这段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故都的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学习第二部分:1、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那些景物,它们都是怎样体现故都秋的特点的?

2、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对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学生学习最后两段,思考: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作者在对比之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如何理解“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好在哪里?

三、请学生标注文中的优美语段,说出喜欢的理由。

四、课堂达标与迁移

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1)—(6)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丁)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给文中甲、乙、丙、丁空缺处选择词语,最适当的一项是(?)

题次

A

听见

B

听得

C

细听

D

聆听

(2)对这幅画面的背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的秋天。?B.第二句提及的五种景观。

C.皇城人海。??D.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3)作者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秋意”指的是什么?表现这“秋意”的景是什么?

答:

(4)作者置身“皇城人海”,却在斗室中“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为什么?

?答:

(5)作者为什么说牵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又为什么说最好还要用秋草作陪衬?

答:

教师同步导学案学生笔记及反思

教师同步导学案

学生笔记及反思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D.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