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民爆物品库管理制度11篇
【第1篇】民爆物品库房管理制度(样本)
1、民用爆破器材的仓库应符合国家有关仓储设计安全规定。
2、民用爆破器材的仓库应设仓库负责人,并配备相应的仓库管理人
员和足够的保卫人员。保卫人员按公安部门规定,配备必要的警用器
具,设置固定的岗哨和流动岗哨,门卫设立严格的民用爆破器材进出
库检查制度。
3、仓库管理人员应熟悉掌握产品安全性能,防火、防爆等知识,熟
悉仓库各项安全规定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4、外来人员进入仓库应经本单位保卫部门审查批准,在了解仓库安
全管理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由仓库工作人员带领进入,并按规定办理出
入库登记。
5、民爆器材必须严格执行“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
账本、双锁”的“五双’’管理规定。对出入库产品严格检查验收产
品合格证,坚决杜绝付印合格证产品出入库。
6、各类民用爆破器材宜单独品种专库存放,仓库内严禁储存无关物
品,当受条件限制,需在同一仓库内存放两种以上民用爆破器材时,应
按规范要求执行,包装完整无损进行存放。
7、民用爆破器材存放应遵守下列规定:
7.1产品按生产批号成垛堆放,不同规格的民用爆破器材应分垛堆
放。
7.2仓库内装运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1.2米,人行检查清点通道
1
宽度不小于0.8米,通道上严禁堆放任何物品,堆垛边缘距离墙体不
应小于0.3米,堆垛之间距离不应小于0.1米。
7.3堆放炸药成品箱的堆垛高度不应大于1.8米,雷管不应大于1.6
米。
7.4库房应按规程要求执行定置定位标准,按不得超过最大定量的
规定,定出合理的摆放位置及定出高度线。
8、民用爆破器材仓库宜根据产品特性做到防潮、防热、防冻、防
雷、防洪、防火、防鼠、防虫、防盗、防破坏(十防)和库内无尘土、
无禁物、无渗水、无事故差划、无锈蚀、无霉烂、无鼠咬、无虫蛀、
库边无杂草、库区周围范围内无针叶树或竹林、水沟无阻塞(十二无),
库内设置干湿温度计表。
9、严禁在民用器材仓库内开箱取产品,如需开箱取货,移至防护屏
障处指定地点进行,用不产生火花的安全工具开启。
10、维修库房时,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小修移至指定地点进
行,库房大修应将仓库内的产品全部搬出,清扫后方可进行。
11、严格按照库房的安全定量储存民用爆破器材,存储量不得超过
最大临界储量。
12、入库人员严格在定员标准以内(6人),特殊工作需要请示企业
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入库。
13、要做到库存产品账物相符、账票相符、账卡相符,出入库产品
必须进行登记并做到日清月结。
14、产品出入库必须做到审批手续齐全,准确无误,认真填写出入库
2
记录,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民爆器材产品。
15、对库区的消防设备、通讯设备、报警装置和防雷装置定期检查、
保养、防护犬要定期体检。
16、坚持每日巡查制度,发现民爆器材丢失、被盗,必须立即向公司
主管领导和公安机关报告,并做好相关记录,保护好现场。
【第2篇】民爆物品库房安全隐患整改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火灾、雷击、盗窃、人为有意破坏及外部山场火灾事故都有可能导
致企业民爆仓库发生爆炸事故。
一、造成火灾,爆炸隐患的主要原因是:
1、贮存民爆物品时,安全距离不够,或周围居民生活区日渐迫近储
存仓库,阻止无效,且居民使用明火。
2、建筑物耐火等级低,消防设施不全。
3、防雷、避雷设施老化,陈旧、无力更新。
4、贮存民爆物品时,没有使用防爆设备或防爆设备老化无力更新。
二、事故隐患整治与评估
单位一旦发现事故隐患,应及时予以处理,单位一时无法处置,应立
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并申请对事故隐患进行初
评估分级,切实做好事故隐患的整治,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事故处理应急处理
单位一旦发生灾难性事故,在发生事故后,企业应根据事故应急预
3
案开展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要尽快组织抢救,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而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作出标志、
拍照、摄像、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伤亡事故现场的情况,如
无特殊原因,必须经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同意。
四、事故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