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宋词:李之仪《忆秦娥·用太白韵》原文译文
赏析
《忆秦娥·用太白韵》
宋代:李之仪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季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译文】
清亮的溪水哽咽着,霜风吹散了云洗出山头的月亮。山头的月亮,将
云迎接回来,又将云送走。不知道今日是什么季节。在凌霄台上远眺,没
有音信。帆船来来往往,天涯是帝王的住宅。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词。上片写景:有清溪,霜风,山月,还有山
月下随风飘动的流云。一个“咽”字,传出了“清溪”哽哽咽咽的声音;
用个“洗”字,似乎山头月是被“霜风”有意识地“洗”出来的,这个“洗”
字,也使山月更加皎洁。山高月小,霜风斜峭,再配上哽咽的流水,给人
以如置空谷,如饮冰泉之感。“霜风”句中,暗藏一个“云”字:无云则
山月自明,无须霜风之“洗”。换句话说,山月既须霜风“洗”而后出,
则月下必有云遮。这样上片结句中“云归”、“云别”消失就不显突兀。迎、
送的主语是“山月”,一迎一送,写出了月下白云舒卷飘动的生动形象。
“云归”、“云别”两句,又将“霜风”的“风”字暗暗包涵句中。云归云
别,烘云托月,使皎洁的山月,更见皎洁。上片写景如画,幽静深美。着
一“咽”字,以动衬静,更觉其静。
下片,词人触景生情,思念帝乡之感油然而生。从“凌歊”一词看,
李之仪写这首词的时候,盖太平州编管之中。“凌歊”,即凌歊台,因山而
筑,南朝宋孝武帝曾登此台,并筑离宫于此,遗址位于今当涂县西,为当
地名胜。李之仪在姑溪时,思想上是苦闷而消极的,且僻居荒隅,远离朝
廷,更见悲苦。但从结句的“双阙”看,词人仍未忘朝廷。“双阙”,古代
宫门前两边供眺望用的楼,代指帝王的住宅。把国事系于心头,希望朝廷
下诏起用,故“望断”云云,即是这种心情的形象反映。“天际”一词,
示意了词人希望帝京之切;而“音尘绝”则可见词人的绝望与怅惘。
这首词词有其特定意义。词题明确揭出“用太白韵”,是为和宋初《忆
秦娥》而作。李之仪是北宋人,与苏轼同时代,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崇宁
三年(1104)前后,距离李白卒年(762)已经过去340年之久,这首和
词,全依佚名《忆秦娥》韵,可见当时这首词已流传比拟普遍,但说其为
李太白所作,则甚为不妥。李白的诗歌名篇在整个唐朝流传极为广泛,即
使是一首很一般的七绝,都有大量记载,而忆秦娥,在整个唐人的典籍中,
没有一处记载。有专家认为,李白的诗歌由于散佚的原因,十去七八,未
收入忆秦娥情有可原。但这点早已被胡适先生彻底拒绝了。事实上,整个
盛唐,根本没有一首词流传下来!像菩萨蛮这样的词牌是在中唐(李白死
后)才产生的,忆秦娥则连中唐都没有记载!现代某些不负责任的专家总
爱说一些“《菩萨蛮》《教坊记·曲名表》及敦煌曲均有此调名,李白在开
元、天宝时依调作词完全有可能。”之类的话,而且还借此希冀证明《忆
秦娥》也为李白所创。好像淡忘了胡适在《词的起源》一文中对《教坊记》
做的详细考察:《教坊记》中曲调多为“后人随时添加”,因此“不行用来
考证盛唐教坊有无某种曲调”,《辞源》(合订本)释“教坊记”条“唐崔令
钦撰。一卷。记述唐代教坊制度、轶闻及曲调来源等,以开元时事为多,
并录教坊大曲杂曲名三百二十四本。今通行本皆据《说郛》,有所删削,
已非全书。”《辞海》(缩印本)说《教坊记》“书约成于宝应元年(762)后。”
阴法鲁即认为此书“可能经过后人订补”。因此《教坊记》有曲名,并不
能说明开元时已有此调名。
扩展阅读:李之仪文学成就
李之仪是苏轼门人之一,元祐文人集团的成员,擅长作词,前人称其
“屡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毛晋《姑溪词跋》)。他很留意
词的特点,曾说“长短句于遣词中最犯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
便觉龃龉。”他批判柳永“韵终不胜”、张先“才缺乏而情有余”,而主见
像晏殊、欧阳修那样“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跋吴思道小词》)。
他的佳作也确能到达这一要求,如〔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
心,定不负相思意。”立意造语学民歌与古乐府,即景生情,即事喻理;
下片借水言情,极为深婉含蓄。他曾与秦观、黄庭坚、贺铸等人歌词赠答,
前人多将他与这几人并提。但实际上他的创作成就比起秦观等人有所不及。
清人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司招聘简章.docx VIP
- 谕兴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数字艺术创作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1年版).pdf VIP
- 2025年《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反渗透处理装置.pdf VIP
- 热等静压市场分析报告.pdf VIP
- 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7章 研学旅行安全管理.pptx VIP
- 健康饮食益处多(教案)-2021-2022学年体育二年级下册 (1).docx VIP
-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pdf VIP
- GA_T 1147-2014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检验实验室规范.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