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B39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967—2017
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cultivationofPholiotanameko
2017-09-15发布2017-10-15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4/T2967—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吾悦食品有限公司、芜湖县野树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芜湖县食用菌协会。
本标准起草人:许忠、许腾龙、陶陶、李娟、张琴。
1
DB34/T2967—2017
滑子菇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滑子菇栽培场地与环境、生产工艺流程、生产与管理、出菇管理、采收、转潮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本标准适用于滑子菇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34/T2021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3栽培场地与环境
滑子菇栽培地可选择大棚、空房或地下室。场地要求清洁卫生、冬暖夏凉、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生产场地。
其大气、灌溉水、土壤质量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4生产工艺流程
原辅材料选择→培养基制作→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收→转潮管理。
5生产与管理
5.1原辅材料选择
培养料原料、化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用水质量及基质处理方法,按照NY5099的规定执行。主料粉碎过筛直径0.6cm~0.8cm。
5.2配方
5.2.1棉籽壳60%,杂木屑20%,麦麸14%,玉米粉4%,蔗糖1%,生石灰1%。
5.2.2玉米芯55%,杂木屑25%,麦麸15%,黄豆粉4%,生石灰1%。
5.2.3杂木屑68%,稻草粉18%,麦麸10%、玉米粉2.5%、生石灰1.5%。
5.3培养基制作
2
DB34/T2967—2017
将配置的培养料(主料)充分浸泡润湿后10h~12h,建堆发酵,可用草帘或带孔塑料薄膜覆盖,使其温度升到70℃以上时翻堆,两天翻堆一次,连续堆制发酵7d,直至培养料呈棕褐色,质地松软、均匀,有浓香酒糟味,有一定量的放线菌出现。
装袋前加入辅料并调节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65%,PH值6.5~7.0之间。5.4装袋
装袋采用规格为17cm×33cm,厚度为0.04cm~0.05cm的聚丙烯塑料袋,塑料袋装料要松紧适宜,装好后,套上直径2.5cm~3cm的颈圈,靠颈圈上口将袋子口反折下,在颈圈口塞上棉塞。
5.5灭菌
5.5.1高压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锅压力表指针上升到1.5kg/㎝2时,保持2h。
5.5.2常压灭菌
灭菌时应使灭菌仓内温度在4h内达到100℃,并继续保温维持12h。5.6冷却
灭菌后所有的栽培袋内部都要冷却至26℃以下。5.7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每穴接3cm×3cm的菌种2块,料面接一层菌种,排出袋内空气,将口扎好。
5.8发菌管理
接种后即转入培养室内培养,按“品”字形排放。发菌温度控制在18℃~25℃。接种10d菌丝萌发后,袋内温度不可超过28℃,一般以22℃为宜。
发菌环境相对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0%~65%,不需要光线,每天通风3次~5次,每次40min以上,通风时间根据季节、温度和排放层数灵活掌握。
6出菇管理
6.1催蕾
当菌丝长满袋后,气温稳定20℃以下时,在菇房地面及空间喷水,并在菌袋上喷雾,每日2次~
3次,增加出菇环境空气湿度,使空气湿度达到90%~95%。
6.2环境调控
出菇环境温度控制在9℃~15℃,气温高时要适当通风、增湿、降温,气温低时要采取保温措施;培养环境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子实体分化发育阶段需要适量的散射光,300lx~800lx的散射光可促进子实体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T 2916-2017 公路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指导书编写规程.docx
- DB34T 2917-2017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docx
- DB34T 2918-2017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921-2017 渡槽工程管理规程.docx
- DB34T 2923-2017 水利工程视频图像站建设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924-2017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规程.docx
- DB34T 2925-2017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无人机勘测技术规范.docx
- DB34T 2927.1-2017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业务信息系统检测规程 第1部分:技术规范 .docx
- DB34T 2929-2017 地理标志产品 运漕酒(运酒) .docx
- DB34T 2930-2017 山核桃育苗技术规程 .docx
- DB34T 2968-2017 蟹味菇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969-2017 山区茶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34T 2970-2017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ocx
- DB34T 2971-2017 伊乐藻与轮叶黑藻栽种技术操作规程.docx
- DB34T 2972.2-2019 池塘槽式循环流水养殖技术规范 第2部分:草鱼.docx
- DB34T 2972.3-2019 池塘槽式循环流水养殖技术规程 第3部分:青鱼.docx
- DB34T 2979.1-2017 塑料及其制品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 第1部分:对特辛基苯酚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docx
- DB34T 2979.2-2017 塑料及其制品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 第2部分:甲酰胺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docx
- DB34T 2979.3-2017 塑料及其制品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方法 第3部分:三(2-氯乙基)磷酸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docx
- DB34T 2980-2017 铝及铝合金 铬、铅、锡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