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疾病名: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
英文名:acuteanteriorpoliomyelitis缩写:
别名:小儿麻痹症;Heine-Medin病疾病代码:
ICD:A80.9
概述: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acuteanterior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脊髓和脑干运动细胞受累,致所支配肌肉发生弛缓性瘫痪为特征。尽管该病已存在多个世纪,至1840年JacobHeine才做了明确描述,1890年Medin建立了该病的流行病学,因此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又称Heine-Medin病。
根据埃及木乃伊的尸骨推断,本病在公元1400年以前即已存在。我国在明、清两代的医学记载中,可以看到类似本病的记载,称为“小儿惊瘫”。本病好发于儿童,通过粪便和咽部分泌物传播。感染后绝大多数无症状。有症状者大部分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炎、肢体疼痛、头痛等症状,随之出现肢体瘫痪。故国内又称为“小儿麻痹症”。
1953年Salk发现接种甲醛(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可预防本病,自20世纪50年代末普遍推广预防疫苗以来,该病发生率已大大降低,被誉为本世纪医学科学一大成就。1960年开始使用Sabin等发明的减毒活疫苗后,本病在世界许多地区受到控制。
流行病学:脊髓灰质炎分布于世界各地,气温高的地区更为流行。可以散发的形式或流行病的形式发生于一年中的任何时间,7~9月份最多见。
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很少见于6个月前的婴儿。早期流行的脊髓灰质炎90%以上为5岁以下患儿,目前较多为5岁以上的青少年患者及青年患者。
以往脊髓灰质炎是相当常见的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1956年前美国每年新发病例为2.5万~5万,自从使用有效的预防疫苗后,该病的发病率戏剧化地降低了,且部分为与预防疫苗相关的症状轻微的脊髓灰质炎,美国1990~1991年,每年病例少于10例。但脊髓灰质炎至今仍未消灭,据WHO不完全统计,1991年全世界病例数为12992例。
2
1.传染源人是脊髓灰质炎惟一的传染源,由于隐性感染者可以60~6000倍于有症状者,因而无症状的带病毒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在流行季节,从2%~3%儿童的粪便中可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人感染后,从咽部检出病毒的时间为10~14天,从粪便中检出病毒时间平均为2~4周,最长为123天。患者的传染性以发病后7~10天为最高。
2.传播途径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而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被污染的手、食物、各种用具和玩具都可传播本病。在家庭内、托儿所、学校内很容易传播本病。虽然在苍蝇和污水中都曾分离出病毒,但消灭苍蝇并不影响本病发病率。水型和食物型暴发流行亦罕见。本病亦可通过空气飞沫而传播。
3.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体液免疫在本病中起重要作用。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后在肠内可产生局部IgA抗体,在血清中出现有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并可维持终生。当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由于病毒已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复制,刺激免疫器官,产生免疫反应,故在血中即可检出中和抗体,在病程2~3周达高峰,1~2年后下降4倍,然后保持终生。无症状感染者亦可获得同等水平的中和抗体。
在发展中国家本病地方性流行区,大多数婴儿自母体获得中和抗体,至1岁时下降至最低点。以后,由于显性或不显性感染,5岁左右的儿童绝大多数都在血液中有中和抗体存在。因此,在本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或地区中,发病年龄最低。在卫生条件好,预防接种推行彻底的国家和地区,则发病年龄往往推迟。
4.流行模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可观察到,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儿童感染本病的机会越来越少,隐性感染和轻型病例亦随之减少。由于年长儿和成人瘫痪病例较多见,可出现显性病例增多的趋势。
随着预防接种的推广,人群免疫力迅速增长,发病率显著下降,本病仅见于未接种过疫苗者和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接种者所接触的人当中,即所谓“疫苗相关病例”。目前在美国,由野毒株所引起的病例已基本消失,所有脊髓灰质炎都是由疫苗株病毒所引起。疫苗相关病例见于两种人:①接种疫苗者;②他们的接触者。接种疫苗病例绝大多数发生于4岁以下儿童,其中约15%存在某种免疫缺陷。大多于口服疫苗后7~21天发病。接触者病例则多见于青年,大多数于口服疫苗后20~29天。疫苗相关病例发生率约为1/260万剂,病死率
3
约为10%。
病因: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为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呈小的圆球形,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模)2026届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一)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延世韩国语单词第一册.pdf VIP
- 张佩兰溶栓讲稿课件.ppt
- 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docx VIP
- 子公司治理制度.doc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VIP
- 2025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培训.pptx VIP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选聘村干部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龙门县平陵街道招聘村“两委”干部储备人选1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