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泥石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docx

3.5 泥石流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5泥石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3.5泥石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主要讲述了泥石流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预防措施。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泥石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本节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分析泥石流案例,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其能够理解地质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了解泥石流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泥石流的形成原因: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让学生理解泥石流是如何形成的,包括地质条件、气候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例如,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山区地形、暴雨、植被破坏等条件如何共同作用导致泥石流的发生。

-泥石流的预防措施:重点教授如何预防和减少泥石流灾害带来的损失,包括工程措施、生态恢复以及应急避险等。比如,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具体措施,使学生掌握如何通过植树造林、修建拦沙坝等方法来降低泥石流的风险。

2.教学难点

-泥石流形成机理的深入理解:学生对泥石流形成过程中涉及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可能较难理解,如土体的饱和、滑动力与抗滑力的平衡等。例如,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泥石流形成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形成机理。

-实际案例分析:学生在分析具体的泥石流案例时,可能会对案例中的专业术语和数据感到困惑。例如,教师可以提供简化版的案例分析,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专业术语,帮助学生理解泥石流发生的具体情境和影响。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配备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以便于跟随课程进度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泥石流案例的图片、地质结构图、图表以及相关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对泥石流的理解。

3.实验器材:准备模拟泥石流形成的实验器材,如透明容器、沙土、水、斜面等,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实验操作区和讨论区,以便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泥石流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听说过泥石流吗?它是一种怎样的自然灾害?”

-展示一些关于泥石流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泥石流发生时的震撼场景,让学生初步感受泥石流的威力。

-简短介绍泥石流的基本概念、发生原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泥石流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泥石流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和特点。

过程:

-讲解泥石流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特征,如突然性、破坏力强等。

-详细介绍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等因素。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和危害。

3.泥石流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泥石流的特性和预防措施。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泥石流案例进行分析,如某地发生的重大泥石流灾害。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形成原因、造成的影响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相关知识减少泥石流灾害。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泥石流的预防措施和自救方法,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泥石流相关的主题,如“泥石流发生时的自救方法”。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具体内容,如如何快速判断泥石流来临、如何选择安全地带等。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泥石流的认知。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分析、讨论过程和结论。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泥石流防范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泥石流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案例分析等。

-强调泥石流防范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30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