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与腧穴识别及应用—手阳明大肠经.pptx

十二经络与腧穴识别及应用—手阳明大肠经.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阳明大肠经

壹掌握本经脉循行和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和刺灸注意事项;学习商阳、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扶突、迎香等穴。贰熟悉本经脉的主治概要。学标教目叁了解本经的络脉、经脉、经别及其它腧穴的基本情况。

(一)经脉循行壹、手阳明经络手阳明大肠经: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膠),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

(一)经脉循行壹、手阳明经络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偶、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1、大指次指之端→合谷两骨之间→两筋之中→臂上廉→肘外廉→臑外前廉→鶻骨之前廉→柱骨之会上→缺盆→肺→膈→大肠大肠经的循行2、分支:缺盆→颈→颊下齿→挟口→交人中→鼻孔壹、手阳明经络

(二)病侯壹、手阳明经络《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灵枢.五癃津液别》“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二)病侯壹、手阳明经络张景岳“津者阳之液,液者阴之津,盖津者,液之清也,液者津之浊也”《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壹、手阳明经络1、脏腑病候: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等大肠腑功能失调疾病。2、器官病候:口齿、鼻、面部、咽喉病。(二)病侯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多表现为实证、热证,故红肿热痛多泻阳明。主要以热病、头面五官病症为主。大肠腑病一般不取用大肠经穴治疗,取其下合穴上巨虚、募穴天枢及脾经、胃经穴治疗。

贰、小结、复习思考题小结:(1)循行①联系脏腑:大肠、肺②联系器官:口齿、鼻、面颊③体表有穴通路:上肢外侧前缘:商阳一合谷一阳溪一曲池一肩髑(2)病候①上肢、肩关节的疼痛、麻木、无力等。②头面五官病,包括口齿、鼻、面颊、齿痛、鼻塞、面瘫、面痛③热病:合谷、曲池共同泻热。④外感、咽喉病。⑤大肠疾病较少用复习思考题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大肠经的循行。2.大肠经主治什么病候?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