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第四章 课时25 海—气相互作用.docx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第四章 课时25 海—气相互作用.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25海—气相互作用

1.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1)水分交换

(2)热量交换

(3)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______的平衡。

思考为什么热带地区是海—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定义

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______的现象

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异常______的现象

成因

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附近表层暖水向东回流。东太平洋冷海水上泛现象消失,暖水回流加剧,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

太平洋东南信风异常增强,把赤道附近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表层海水产生强大的离岸流,造成这里持续的海水辐散;下层冷海水上泛增多,同时秘鲁寒流也北上补充,导致海面温度大幅降低

影响

气候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如秘鲁和智利沿海,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______,引发洪涝灾害。同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____________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带来______或森林大火

海水温度低于气温,大气层结稳定,对流不易发展,赤道东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区降雨偏______,气候偏______;西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区降水异常增多,常形成______灾害

生物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等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渔业大幅度减产,大批鸟类也因饥饿而死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冷海水上泛,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面,鱼类丰富

1.海—气相互作用

(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①海洋通过长波辐射和潜热向大气提供能量

②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提供水汽的多少主要与水温有关。水温越高,蒸发越旺盛,空气湿度也越大。

③海洋对气温有调节作用

④海洋对大气的温室效应有缓解作用

海洋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数十倍,并且海洋通过生物固碳等作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着全球气温和大气环流过程;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向大气提供了40%的再生氧气。

(2)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①大气通过风推动海水运动,影响海水性质。气流吹拂表层海水,形成风海流与风浪。

②大气因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而影响海水性质。

大气通过水汽输送、蒸发、降水等环节参与水循环,其中降水的强弱直接影响海水盐度分布;大气云层可减弱到达海面的太阳辐射,影响海面增温,进而影响海水的运动。

③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营养元素。

2.沃克环流

(1)形成

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区,信风驱使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在东岸,由于表层海水被风吹走,下层的冷海水会上涌补充,沿岸还有自高纬流来的寒流,使该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较低;在西岸,赤道暖流堆积下沉,形成深厚的暖水层。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的热量交换,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接近东西向的热力环流,即沃克环流。具体如右图所示:

(2)分布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0°~5°S)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东部和西部。

(3)影响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均与沃克环流有关,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直接导致赤道地区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重要依据。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3.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东南信风

弱,甚至转为西风

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秘鲁寒流

西偏,被暖流取代

太平洋

水温

东岸

升高

降低

西岸

降低

升高

太平洋两岸气候

东岸

降水增加

降水减少

西岸

降水减少

降水增加

对全球的影响

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

关联性

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2021·广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

(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8分)

(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6分)

(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育12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各类教育相关试卷、知识点、模拟试题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3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