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视角 开展融通教学.docx

基于整体视角 开展融通教学.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整体视角开展融通教学

统编版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都设置了明确的语文要素,旨在以体系化、序列化的能力逻辑,指明单元教学所着力开展的训练方向。既然称之为要素,即应该将其分制成为相应的序列、任务和层级。维果茨基说过:“语言是对有限方法的无限运用。”统编版教材中所设置的语文要素,就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提炼出相应的方法,是对语言表达独特性和规律性的认知。[1]因此,教师对于语言内在表达密码的关注,绝不可以一蹴而就,应该遵循一定的过程,运用关联性、系统性的思维,在有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丰富的语文素养。

一、基于单元整体视角,丰富价值认知

统编版教科书中单元语文要素的设置并不针对哪一篇课文,或者哪一个具体的栏目,而是对应整个单元,甚至与相应的学段和整套教材相匹配。对于某一具体的课文而言,必须要将其设定在整个单元体系之中。同时,也可以紧扣单元的人文主题或者表达手法等特征,打破传统教学中单篇课文的认知局限性,将单元中的几篇课文统整在相同相应的单元体系之下,实行大单元的教学模式。

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中的神话单元为例,教学这个单元中《普罗米修斯》一文时,教师就不能将教学的视野局限在这一篇课文之中。教材中的课文应该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维度:其一,是这篇文章独有的“篇性”,即这篇课文中与众不同、独立成为它自己的教学价值;其二,一篇文本无论是在内容上、主题上、写法上或者是文体上,都不是独立、割裂的存在,都与其他相关的文本形成的类群资源,彰显出具有认知相同点的“类性”。因此,我们需要从这两个层次对课文进行基本的解读定位:首先,需要从整体性视角出发,确定这一篇课文的属性和类别。这篇课文属于希腊神话故事,教学时教师首先就应该从故事性文本的角度出发,洞察故事情节发展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在梳理发展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引领学生感悟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神性形象;其次,教师可以对这个单元中其他的课文进行定位,比如《盘古开天地》就是典型的我国创世纪神话故事,讲述了远古大神盘古开辟天地的过程,与《普罗米修斯》一文大神救世神话相同的是,这两篇神话类故事文本,都刻画了一位了不起的神之形象,但具体的表现方式却有所不同。盘古最终还是将自己的身体化生为万物,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状态,而普罗米修斯则是被主神宙斯绑在了高加索山上,失去了自由,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折磨。第三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小古文,故事情节相对简单,想象的空间也相对较大,但由于单元不同课文之间的表现手段也都不一样,学生把握文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特征也就有所不同。

二、基于语文课程属性,强化读写联动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统编版教科书在单元设置中有着鲜明读写贯通意识,在语文要素的设置上就有了阅读要素和表达要素之分。纵观整体单元的设置,习作版块看似单独成块,却与单元的阅读部分紧密相连。习作版块的设置,是以前面的阅读为基础,重在梳理和把握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就需要充分关注阅读和写作之间彼此聚焦的问题,找准两者之间的融合点。

以统编版六下第三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习作要素是“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而最后的习作版块的主题则是“让真情自然流露”。教材编者在教材中提出:在生活中,你有过怎样的感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从中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习惯于将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课文教完了,按部就班教习作。统编版教材强调读写结合,编排中读写一体化的设置也显得非常鲜明。因此,我们需要从单元整体视角来把握单元教学。这就意味着教学单元前面的课文时,我们就不能单独关注课文,而需要着眼于后面的习作。因此,为了让学生高效完成这篇习作,教师就需要在教学前面课文《匆匆》和《那个星期天》时,着重为单元习作服务。具体而言,学生在习作叙事时自然抒发自身的情感,就需要充分发挥前面两篇课文的范例价值,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言语实践。首先,《匆匆》一文出自散文名家朱自清先生之手,由于课文并没有描写具体的事件,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首先,遴选出生活中较为典型且容易被忽视的生活细节,以展现时间易逝以及对逝去时间的不舍;其次,作者充分运用了拟人、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有效地展现了时光匆匆而过的感慨之情。这些方法的运用,就是典型的直抒胸臆地将情感和盘托出。其次,《那个星期天》则是以作者等待妈妈带我出去玩为线索,既有情节的推动和发展,同时也有对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的细致描摹。这篇课文抒发情感的方法包括:其一,紧扣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将抒发之情融入这些细节性的语言文字之中;其二,与故事情节发展相匹配,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描写,其中也蕴藏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