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评朱斯琪和李菁双师“空中课堂”演绎的《司马光》.docx

2024评朱斯琪和李菁双师“空中课堂”演绎的《司马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评朱斯琪和李菁双师“空中课堂”演绎的《司马光》

语文“空中课堂”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是,那些精彩的画面依然挥之不去。

由小桥小学朱斯琪和李菁共同执教的《司马光》堪称“空中课堂”的典范。两位老师虽然年轻,但是教学设计巧妙,教学基本功扎实,双边配合默契;整节课,两位教师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开展双边教学,让人收获颇丰。

《司马光》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编者的意图为是引导学生从小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学习读懂文言文的方法,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承经典、发扬国学。

那么,两位老师是如何处理教材,又是如何“隔空”上好这节课的呢?

一、忠于课本传授知识

1、将单元目标送进课文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司马光》一课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是本课的重难点。

朱老师将课文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同学们积极地找出他们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使学生们一下子就理解到了司马光爱动脑筋,遇事沉着冷静、不慌张。一个比较就将“单元的人文主题”凸显出来。

2、字词教学温故知新

本课的字词教学不多,新授前初读课文时,教师已经引导了学生在读通顺、读正确和读出节奏上下了功夫。作为第二课时,朗读不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是恰到好处地处理个别生字、难字完全有必要。因此,在疏通文意时,两位老师重点关注了“跌”字的教学,并适时进行写字教学,将写字与理解相结合,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难度,加深了记忆。

3、深入指导提炼方法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作为本单元的首篇课文,朱老师的课很好地落实了这一点。朱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群儿戏于庭”的“庭”时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来理解,了解“瓮”时又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来理解,理解“众皆弃去”的“弃”字时又引导学生借助组词语法来理解。这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实用又有效,消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4、课外拓展学以致用

学生掌握方法后要及时运用,巧延伸才能更好的巩固学习方法。于是,朱老师在交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后及时出示拓展阅读《孔融让梨》,在思想上和内容上都切合本课教学目标。教学不止于课本,从得法到用法,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基于学情有效教学

1、梯级诵读助记忆

课程标准强调对课文的理解要重感悟,教师较好地体现了读中感知、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文的阅读表达与现代文有极大的区别,朗读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满足于读准字音,还应该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正确的逻辑停顿。本节课两位老师在读中下足了功夫,注意到了朗读形式的多样化,如:要求孩子们读通顺,读正确,还要读出停顿。其中还有老师和学生的合作读,男女生读,让学生填补空白读,最后呈现画面让学生背下来。整堂课以读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反复诵读,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感悟文言文的特点。

2、课堂表演助理解

在任务二“解文义”环节,有一个关键句“光持石击瓮破之”,两位老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句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表演过程中逐步加深理解,从而突破难点,引出人物品质。紧接着,朱老师设计了“讲故事悟品质”的活动,鼓励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加入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课文内容。

3、多样评价提兴趣

《司马光》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对三年级孩子有一定难度,课堂气氛不好控制。于是,两位老师通过多样评价调动动学生积极性。“字正腔圆,听你读书是一种享受。”“谁来帮帮他“、”,“你们读出了藕断丝连的感觉,越来越有味道了。”““你真会学以致用,为你点赞。”“谢谢你的分享,让我们学到了。”“真厉害,一下子就学会了古人的说话方式。”学生回答有误是,及时鼓励。学生回答精彩,及时表扬,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保持学习的激情。

三、基于配合默契在心

1、及时切换授课

为了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分会场的李菁老师老师设计了很多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如,出示一个魔法小棒,让孩子能够读好停顿。

教学“跌”字的任务交给李菁老师,李老师讲授的写字要点让学生牢记在心。

“司马光乃之人也”,主会场说完分会场说。讲故事表演,让分会场的孩子先说。

每一次切换,每一次合作,两位老师都做到了无限丝滑、无缝对接,堪称空中课堂的范本。

2、互相配合教学

教师的态度决定了课的高度。爱学习、对自己要求较高的教师,会高度重视每次上课机会,抓住每次成长时机。朱斯琪和李菁两位老师以极其认真的态度对待这节课。研课过程中,两位老师不遗余力,在课的架构和细节处理上,加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共同协作,默契配合,为上出一节好课废寝忘食。

教师只有通过一遍遍的试教,遇到反反复复

文档评论(0)

134****4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