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教师版).pdfVIP

高二语文同步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教师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梳理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用法的知识理解借传记说理的方式,知人论世,

2.梳理文章的文脉,感受融叙事说理的特点以意逆志。

3.理解借传记说理的方式,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把握其中承载的文化理念,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

解。

4.理解深刻的道理,赏鉴对举、类比的说理方式

知识精讲

【作者简介】

深得骚学——柳宗元

生平: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

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

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

孟韦柳”。

成就: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山水游记多有寄托,尤为有名。寓

言笔锋犀利,诗风清峭幽远。

代表作品:《溪居》《江雪》《渔翁》《河东先生集》。

【探寻背景】

扰民伤民拂民意——《种树郭橐驼传》

这篇文章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

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此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

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

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民不聊生。

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803)至二十一年(805),曾任监察御史里

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

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

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

革新”的先声。

【文体知识】

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

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

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

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

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

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美文阅读】

治政之要在安民

沈小平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记挂在心上、解决在手头,才能使党的宗旨落到实处,也才能得到

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党执政才有坚实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把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

益问题作为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既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的内在规律,更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民生,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命运休戚相关。古今中外,无数朝代更迭、无

数政党兴衰,都在反复证明一个道理:重视民生,则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无视民生,则国覆

民反、政息人亡。当前,就业、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方面还有不少风险隐患,涉

黑涉恶案件时有发生,社会治理存在粗放、低效等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应对失策,就有可能

产生连锁反应,甚至酿成重大事件。这就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保民生这一关键,下大气力解决好

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效防范化解社会领

域重大风险。

民生是什么?是老百姓的日常生计与生活。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

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不断地改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