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导学案:10 小石潭记.docVIP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10 小石潭记.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一、精通常见的文言实词及虚词。

二、深入理解本文如何捕捉景物特色进行描绘,以及如何通过景物抒发情感的独特手法。

【知识链接】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出身于河东解地,世人尊称为柳河东,是唐朝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中。他因投身王叔文革新集团而遭遇贬谪,担任永州司马之职。其多数杰出作品均诞生于贬谪之后,特别是在永州任上。“永州八记”尤为著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及《小石城山记》,这些篇章均被视为山水散文中的瑰宝,它们以画廊般的笔触,细腻描绘了湘桂交界处的绝美山水风光,既承袭了郦道元《水经注》的精髓,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与发展。

“记”,作为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其核心在于记载与叙述。它常常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等多种手法,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与见解,实现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效果。

【课前预习】

1.请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如鸣佩()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

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

2.一词多义

A、⑴……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_______________)

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_______________)

B、⑴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_______________)

⑵……似与游者相乐。(乐:_______________)

C、⑴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__)

⑵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可:_______________)

D、⑴……皆若空游无所依。(游:_______________)

⑵同游者:吴武陵……(游: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心乐之

皆若空游无所依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

4.翻译下列句子。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合作探究】

1、《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写出各段的大意。

2、第2段写出了“水”“鱼”的什么特点?在描写上有什么特色?

3、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如何理解文中两次提到的“乐”?

【点击中考】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gān):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水尤清冽冽:(2)佁然不动佁:

(3)西折纤秀长曲西:(4)尽溪,平坦如荠尽: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

《小石潭记》参考答案:

1、pèihuányíchùcēncīxīdǒuqiǎochuàngcīliáo

7、⑴向西走;往西走。⑵以……为乐。⑶在空中游动。

⑷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⑸像狗的牙齿一样。

⑹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8、A、⑴清澈。⑵凄清;冷清。B、⑴以……为乐。⑵欢乐。

C、⑴大约。⑵可以。D、⑴游动。⑵游玩。

【点击中考】

1.(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

3.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

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

4.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

文档评论(0)

一只哒不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是后山人,偶做堂前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