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优质教学设计1.docx

《再别康桥》优质教学设计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精编资源学而优·教有方

PAGE4/NUMPAGES4

《再别康桥》优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及其诗歌特点。

2.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3.感知诗歌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重点难点

重点

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难点

正确理解意象的含义、意境的营造,感受诗歌的“三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回顾导入,激发兴趣

随着知识的积累,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送别诗。骆宾王的“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李白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感受,那么现代诗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诗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设计意图:回顾诗句,直奔主题,为赏析诗歌情感奠定基础。)

二、初读诗歌,把握情感

1.学生自读诗歌,力求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2.抽学生进行朗诵,并请学生谈感受,在谈感受的过程中力求做到把握诗人的主要情感。

3.齐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共七节,根据作者情感的变化,可以分成几层?每一层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节。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他不愿惊动他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康桥依依惜别。这里,诗人的感情温柔细腻。

第二层:第2~6节。这几节着意描写康桥迷人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迷恋、爱恋与留恋之情。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后,情感突变,回到现实,归于静默。

第三层:第7节。从欢快的想象中回到现实,再次与康桥作别,离绪重重。

三、鉴赏诗歌,品味情感

(一)赏析第一层(第1节)

1.点名读第一层。

2.思考:这首诗可谓字字珠玑,每一句诗都很有神采。

请想一想:这一节诗写了什么内容?好在哪里?

3.讨论明确:这一层写诗人与母校作别,诗人以“轻轻的”告别奠定了“宁静”的基调。短短的四行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诗的开头有意连用三个“轻轻的”,瞬间将诗人对康桥的爱与依依惜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清风一样飘来,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告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儿喧哗——诗人不忍打破这里的宁静之美。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层。

(二)赏析第二层(第2~6节)

1.教师范读第2~4节。

2.思考:(1)第2~4节选用了三个柔美、曼妙、轻盈的意象,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三个意象的?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情感效果?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展开联想和想象,说一说你的感受。

(2)从“金柳”到“艳影”再到“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讨论明确:(1)选用了三个意象:柳、青荇、清泉(潭水)。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比喻新奇恰当,拟人出神精当,令人赞叹。

写水草,着“油油”一词,使水草青翠、娇嫩、生机勃勃的形象瞬间浮现于读者眼前。用“招摇”写水草,越显出水草的灵动、可爱,仿佛在同诗人招手,要请他一同玩耍将一派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状写无遗。我们不禁想到:微风轻拂,水波轻荡,流水清清,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然而诗人不满足做一个观光的过客,在这一番美景前,诗人也甘愿做一条逍遥的水草,投身碧波,化身为这无边美景中哪怕微小的一部分。这种主客观合一的构思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因此,诗人对康河由衷的、强烈的喜爱之情可以想见。

(2)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柳树披着晚霞,泛着金黄的光,远远望去,就仿佛一个柔美的女子,长发飘扬,在河边驻足。诗人是如此爱慕这安静温柔的姑娘,以至觉得她就是自己待娶的新娘。粼粼的波光里新娘依依的倩影,柔柔地拨动着诗人的心弦——诗人的欢喜和迷恋之情就如山间清泉,汩汩溢出字里行间,令每一个读者为之感动。

4.小结:这三节诗,几乎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这些画面涂上了“金”“艳”等亮丽的色彩,描写了七色的“彩虹”。由此可见,这些画面色彩绚丽。作者还使用了“荡漾”“招摇”“揉碎”和“沉淀”等大量词语去描写意象。因此,画面生动,富于动感。

5.学生读第5、6节。

6.教师讲解:

第5节紧承上一节“彩虹似的梦”,作者的情感进一步高昂,他想象自己正撑着一支长篙,在夜色中的康河里荡舟。水草一层比一层翠绿,而星光也愈加斑斓,在星光的辉映下,他小小的船仿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