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传播学》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际传播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1933B

课程类型:R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专业提升课□专业拓展课

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上机)学时:

学分:2

考试类型:□考试R考查

适用对象:传播学专业

£是R否适合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的个性化选修课

先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传播学概论》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随着新的人际交往形态的不断出现,如社会变迁带来的家庭结构和传播模式的变化,性别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的改变,职场关系从传统向现代嬗变,以及亲子关系愈来愈平等化,人们承受着人际关系认知,以及人际传播能力的巨大挑战,家庭问题,职场关系等方面问题日益突出,急需有着更多的人际传播知识去引导我们的人际传播实践。本课程通过学习了解不同场景中的各种结构特征以及成员之间的传播模式,帮助学生习得人际传播能力,以及建立、发展和维护人际关系,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等各种关系中遇到的难题。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这门课,了解人际传播的一般过程,比如,自我认知,人际认知,人际印象及形成、语言和非语言行为,人际礼仪等。同时更深入了解人际传播的具体过程与功能,比如,情绪信息及管理,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人际冲突与人际传播黑暗面等。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人际互动的六大能力及其技巧,增加在一般人际传播中的有效性,提高与人交往的传播质量。能力的提升能巧妙地化解人际冲突,并有效地应对人际关系的黑暗面。

3、课程思政目标

人际传播不仅是能力,更是一个健康社会人-人之间良性互动的基本素质。个体幸福感提升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人,各种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幸福感。通过改善贯穿一生的人际行为,必定能够提升人类整体的生命质量与幸福感。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该课程主要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为重要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灵活掌握人际传播的基本理论、技巧以及研究方法,并能运用于生活实践。

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用结合。讲练结合是本学科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因此,课程教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同时开展案例教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本课程多采用情景模拟训练的形式。由于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课堂训练应占据一定比重,课堂模拟训练不得少于3次。综合平时作业、课堂答问和出勤情况的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序号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1

导论

1

2

第一章人际传播基础

2

3

第二章人际传播过程

8

4

第三章人际传播信息

6

1

5

第四章人际传播场景

4

1

6

第五章人际传播礼仪

6

7

第六章新媒体人际传播

3

合计

32

四、教学内容

人际传播基础

第一节定义

个体之间通过个人性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

第二节性质

人际传播发生在相互依赖的个人之间、人际传播是有目的的活动、人际传播包含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人际传播不可避免,不可逆转,不可复制。

第三节要素

信息源、接收者、信息、渠道、噪音、语境、反馈等。

教学重点、难点:人际传播的性质:人际传播包含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

课程的考核要求:

明确人际传播的定义及其性质。

课程思政切人点: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人际交流过程中关系信息的重要性。

人际传播过程

第一节自我认知

自我概念

自我形成的过程

自我形成的来源

自我意识

“约哈里之窗”

怎样提高自我认知

自尊:自尊的划分,如何提高自尊

第二节自我表露与自我呈现

自我表露的定义

自我表露的特征

自我表露的评价尺度

自我表露的理论基础

自我表露的价值与风险

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的定义

人际认知的类型

人际认知的特性

归因与归因偏差:定义、海德的“恒常原则”理论、韦纳的动机和情绪归因

平衡理论:P-0-X

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偏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投射作用

第四节人际印象

人际印象定义

人际印象形成的要素与过程

人际印象形成的方式: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

印象管理:理想化表演、神秘化表演、误解式表演、补救式表演

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前台、后台、表演、剧本、剧组

第五节人际吸引与人际关系

人际吸引定义

人际吸引原则

人际吸引形式:外貌式吸引、相近性吸引、相似性吸引、互补性吸引

人际关系定义

人际关系的两个维度:情感上的亲疏、地位上的尊卑

社会关系的两种模式

文档评论(0)

大学教学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