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魏晋南北朝文学详解.ppt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时代背景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至公元589年隋统一南北,史称魏晋南北朝.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文学艺术获得巨大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由统一到分裂的混乱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却奇异地飞跃发展起来。这里包涵着几个重要因素:一是战乱流离虽给社会造成破坏,但却促进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二是佛学的兴起,导致美术的兴盛;三是士族的产生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挣脱了正统儒学的精神羁绊,个性得到张扬,绘画艺术得以蓬勃发展。壁画、漆画从技法到形式都趋于高超。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晋顾恺之《列女图》(宋摹)

1.谈玄——热衷清谈,以玄远超脱为人生最高境界。玄学的基本特征:一种抽象思辨的哲学。玄学反映了魏晋文人的思辨热情和对人类知性的重视。从玄学论辩中发展起来的语言机智,则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饮酒——纵情狂饮,蔑礼教而崇放达。吃药——服用烈性药物,追求精神刺激。隐逸——游山玩水,遗世隐逸成为名士们高雅流行的举止。重个性——魏晋风度的核心内容。风度:“清”——清廉纯正;超迈脱俗。(二)思想表征

(三)佛教、道教的发展、玄学的兴起1.佛经被大量翻译,佛寺遍布大江南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佛教迅猛发展,很快成为一种普遍的信仰。佛教带来了它所特有的艺术。不仅影响了此时的文学,还对此后的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2.道教史上第二次勃兴时期。很多著名的士族大姓均信奉道教。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著《抱朴子》,创立了完整的神仙道教理论体系。

3.“玄学”兴起魏末正始年间,学者何晏、王弼以老庄思想来解释儒家经典,注释《老子》,标志着玄学的诞生。玄学的核心是老庄学说,但不等同于老庄学说,还结合了儒家经义。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四)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状况

10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魏晋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魏晋南北朝小说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时代背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主要成员:三曹、七子、蔡琰创作形式:五言腾踊风格基调:慷慨任气诗歌传统:建安风骨1.建安文学与“建安风骨”

三曹父子?曹操(155~220),汉魏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苦寒行》。其诗多为乐府古题,“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220年曹操死后,袭魏王位。十月废献帝,建魏国,将都城自许昌迁至洛阳,谥文帝(220—226年在位)。《燕歌行》(七言)、《典论·论文》(文论)。

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才高八斗”,下笔成章。在文帝、明帝在位的12年中,受到限制与打击,多次迁封,最后封地在陈郡,卒谥“思”,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钟嵘《诗品》称其为“建安之杰”,长于五言。前期《白马篇》《名都篇》,后期《赠白马王彪》。《洛神赋》。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慷当以慨,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幷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建安七子建安(196~220),汉献帝年号。“七子”之称出于曹丕《典论·论文》孔融(字文举,153-198)。建安元年。在父子伦理上大反孔旧说,建安三年,被曹操以“败伦乱理”罪名杀害。汉末孔府上的奇人。《荐祢衡表》陈琳(字孔璋,?-217),何进→袁绍(《为袁绍檄豫州(曹操)》)→曹操。建安五年(200)。《饮马长城窟行》(3)王粲(字仲宣,177-217),建安十三年(208)徐干(字伟长,171-217)。建安初。《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阮瑀(字元瑜,?-212),建安初。《为曹公作书与孙权》(6)应玚(字德琏,?-217),建安十三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19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