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新师范”建设探究.pdf

基于“融合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新师范”建设探究.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河南教育高等教育

基于“融合发展”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新师范”建设探究

王桂清,黄春平,邵怀领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

摘要: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聊城大学主动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师范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深化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集约发展等新发展理念,创建了校地、校校、校内三

维融合的“新师范”建设模式。通过校地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用、平台共建、创新共力,保证培养

的师范生“适用”;通过校校合作,实现专业、师资队伍、课程、教材、教育技术、教学能力与时俱进,保证

培养的师范生“实用”;通过校内合作,实现教学组织变革、培养模式创新,保证培养的师范生“好用”。实

践证明,该模式有力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培养链、发展链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师范”;融合发展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

各方面支持,大学包括教育活动在内的各种产出只

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才能获得社会的持续支持,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从而形成大学与地方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长效机制保障校地融合持续发展

保障在教师。“新师范”是在教师教育面临新机遇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教育、大众化

和新挑战的背景下,以改革与创新教师教育体系作教育阶段快速进人普及化教育发展阶段。但高校圃

为出发点提出来的人才培养方式。如何深化育人要于师范生封闭培养的历史惯性,与区域经济社会发

素与资源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培养链、发展需求契合度不高,这也导致师范毕业生供给与中

展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师范教育供给侧结构性小学校实际需求之间的结构性、摩擦性矛盾突出。

改革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聊城大学长期与驻地城市共持“大学因城市而兴,

推动融合发展是高等教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城市因大学而盛”的发展理念,达成“相向而行、

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党融合共进”的高度共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

的教育方针,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你”的合作态势,有效化解了师范教育的封闭惯性。

迫切需要,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本质要求,自2000年始,根据师范教育发展需要,聊城

也是大学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聊城大大学与聊城市先后规划出台了系列重大融合发展政

学作为拥有百余年师范教育传统的地方综合性大策,签署了一系列融合发展协议,建立校地主要领

学,立足区域基础教育实际,顺应新时代教师教育导担纲、各部门(县区)和学院负责人参与的领导

发展需求,发挥学科资源优势,深化校地融合、校与工作机构,签署《聊城市人民政府·聊城大学城

校融合、校内融合,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新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书》等城校融合发展一揽子协

师范”人才培养体系,走出了一条培养高素质、专议,推进教师教育类“资源共享、人才共用、平台

业化、创新型教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共建、创新共力”建设,实现协同式发展,创建教

一、校地融合,开创师范生培养新格局,实现育链、人才链与培养链、发展链有机融合的师范生

协同式发展培养新格局。

校地融合发展符合高等教育与城市互动发展规(二)资源共享提升基础设施利用价值

律。一方面,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大学的聊城市与聊城大学共同投资教育基础设施建

人才和智力支撑,城市的崛起与当地高等教育发展设,1998年合建2.24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满足了

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大学的发展也需要地方提供聊城市民和聊城大学师生的文化需要,开创了校地

基金项目: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地方高校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

施”(编号:Z2021051)

作者简介:王桂清(1968一),女,聊城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研究和本科教学与科研;黄春

平(1972一),男,聊城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与教师教育;邵怀领(1974一),男,聊城大学

文档评论(0)

经典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人力资源管理师持证人

专注于各类文档、文案、文稿的写作、修改、润色和各领域PPT文档的制作,收集有海量各类规范类文件。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5月14日上传了人力资源管理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