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10篇(精选版).docx

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10篇(精选版).docx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54页

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共10篇)

目录

TOC\o1-1\h\u19154篇一、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 2

11068篇二、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4

29565篇三、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聘任与考核办法 11

25453篇四、大学创新班管理办法 17

27128篇五、大学学生考试纪律及违规处理办法 22

498篇六、大学研究生勤工助学与困难补助发放管理办法 26

27423篇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 28

16502篇八、大学会议管理办法 33

24903篇九、大学学生电子邮箱管理办法 37

25092篇十、大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 39

大学本科生创新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

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特制定本办法。

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特制定本办法。

一、创新学分的界定

创新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超出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科研和实践等创新实践活动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相关部门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如: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各类有规范组织、影响较大的大学生科技、技能、学术竞赛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进行科学研究并发表较高水平的文章,进行发明制作取得标志性的成果或专利等,都可按照相关规定申报创新学分。

二、创新学分的构成

我校的创新学分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一)各类学术、科技、技能竞赛

1、国家一等奖5学分;

2、国家二等奖4学分;

3、国家三等奖3学分;

4、省一等奖3学分;

5、省二等奖2学分;

6、省三等奖1学分。

竞赛排名前3位者,均按相应级别计满学分,3名以后均按相关项目减1学分计算。

(二)各类专业学术论文

1、一类期刊5学分;

2、二类期刊4学分;

3、核心期刊2学分;

4、一般期刊1学分。

期刊级别按照大学有关文件执行。

论文排名前3位者,均按相应级别计满学分,3名以后均按相关项目减1学分计算。

(三)科学研究

1、独立或参与教师纵向课题(在课题立项材料中有承担的任务)

(1)国家级5学分;

(2)省级4学分;

(3)市级、校级2学分。

2、独立或参与教师横向课题(在课题立项材料中有承担的任务)

(1)课题经费10万元及以上5学分;

(2)课题经费5-10万元(含5万)3学分;

(3)课题经费2-5万元(含2万)2学分。

3、取得专项发明并获得专利5学分。

参与课题排名前5位者,均按相应级别计满学分,5名以后均按相关项目减1学分计算。

三、创新学分的申报和审批

1、学校每学期第15周前受理创新学分的申报工作。凡符合获得创新学分条件者,由学生本人填写《大学创新学分申请表》(一式两份)。

2、申报材料包括《大学创新学分申请表》、有关证书和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申报材料由组织创新活动的单位审核认定后,交至所在学院,由所在学院审核公示后,报教务处审批。

3、学生的创新学分申请经教务处审定批准后予以公布,教务处将获得创新学分的学生名单和申请表一份返回各学院。

四、创新学分的记载和处理

1、学生所在学院将批准获得的创新学分,记入学生成绩总表《创新实践》课程一栏中,成绩按“优”记载。

2、学生获得的创新学分可替代公共基础课(选修)、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选修)部分中非限制性选修的学分。

3、凡经查实在创新学分申报中弄虚作假者,取消该项目所得学分分值,并根据《学生违纪处分办法》,按弄虚作假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五、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为加强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人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其造就人才、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的积极作用,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我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根据《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类别

博士后研究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后”)分为专业博士后和企业博士后。专业博士后是指流动站自主招收的博士后,包括全职专业博士后和在职专业博士后;企业博士后是指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与我校流动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全职的专业博士后需将人事关系转入我校,在职专业博士后和企业博士后人事关系不转入我校。

二、申请条件

(一)年龄在35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且非设站单位同一一级学科的博士。品

文档评论(0)

海飞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兄弟们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