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docx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通过资料阅读及模拟实验,知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绕地轴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2.科学思维:运用模拟实验、推理论证等方法认识到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3.探究实践:在阅读过程中学会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的相关信息;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能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信息改进地球模型,并利用模型认识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4.态度责任:在了解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多证据的支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有证据意识,并能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通过阅读资料获得地球与太阳运动的准确信息,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难点:

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教学过程

聚焦问题、揭示课题

1.出示上一节课中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四种假说。

提问:这几种假说都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2.教师总结: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才能确定哪一个解释与事实相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每种假说的根本区别是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态不同,从而聚焦到研究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主题中来。

二、阅读资料,认识地球与太阳的运动

1.教师介绍:人类认识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是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学说。

2.学生阅读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比较他们观点的异同点并完成《学习任务单》的“任务一”部分。任何假说的提出离不开证据的支持,因此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尝试寻找更多的证据去证明对应的观点。

3.提问:比较两种学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你的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正确的运动形式,并明白任何假说的提出都有其意义,工具和技术的进步会带来更多的发现。

4.提问:托勒密和哥白尼的研究过程和方法有何异同点?

学生发表观点。

教师总结:

相同点:托勒密和哥白尼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模型,并通过观测天文现象,检验自己的理论是否正确,从而确定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

不同点:

哥白尼搭建了小型天文台,设计了观测仪器,并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测,获得了更可靠的数据,从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时而言更为合理的日心说,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地球运动的认识。

5.提问:利用刚才所学并结合生活经验,对上节课的四种假说进行分析,说一说哪种更符合事实,为什么?

学生表达自己看法。

教师总结: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这和地球上昼夜交替一次的时间相符合,所以第三个假设:地球自转可能形成昼夜交替现象最符合事实。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初步体会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艰辛而漫长的历史探索过程,并且能够了解到每一种学说在历史上都有其产生、发展、修正、革新的过程,同时通过对比、分析,获取地球与太阳运动的正确信息。

三、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1.改进地球模型

教师出示地球模型

提问:这是我们在第一节课中做的地球模型,我们该如何改进模型进行模拟实验?

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教师总结改进要点:

(1)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改进原有的地球模型,增加实现自转的“地轴”。

(2)在地球模型上贴上两个反光的小圆片,使两个小圆片刚好可以同时处于“白天”或者“黑夜”,为了方便观察和交流给小圆片编号“1”和“2”。

3.通过观看微课进一步了解改进地球模型的方法并强调实验要求:

(1)将“地轴”从地球模型的南极穿入北极穿出。

(2)观察反光贴纸是否能在地球自转一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次昼夜交替现象。

(3)边观察边记录完成《学习任务单》的“任务二”部分。

4.学生改进地球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并完成记录。

5.教师总结:地球绕地轴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依据地球运动的关键信息,改进地球模型,再改进后的模型进行模拟实验,最终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这样的设计,既体现科学的严谨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在任务单中还需要学生填写另外的发现,为下节课《谁先迎来黎明》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

提问:本课进行的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与前一课中的昼夜交替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

实验条件不同:(1)增加“地轴”让“地球”绕“地轴”自转;(2)增加反光小圆片,方便观察反光小圆片在自转过程中不同时的“明暗变化”。

实验结果不同:此次通过先前的理论分析和改进后的模拟实验确定了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并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