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主题讲评 乱世的希望.ppt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主题讲评 乱世的希望.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②——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遗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③。——(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参考答案原因:李超是当时新女性的代表,她冲破家庭和世俗势力的阻拦,赴京求学;虽然贫病交加,却仍然坚持理想,但最终因贫困病亡;李超的病亡引发了人们对旧家庭制度的批判,连带引发了女子教育问题、财产继承问题的讨论。出路:解放思想,反对重男轻女,实现男女平等等。[思路指引]命题者说本题通过李超的事迹及在当时社会上的影响考查近代中国艰难的社会转型。同时在设问中通过“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加强对近代中国发展的认识,同时涉及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考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必备知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信息提取①可知李超是当时新女性的代表,她冲破家庭和世俗势力的阻拦,赴京求学②可知李超之死引发了人们对旧家庭制度的批判;连带引发了女子教育问题、财产继承问题的讨论等③根据所学知识可从解放思想、反对重男轻女、实现男女平等等方面回答关键能力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下,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探究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本课结束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第六单元主题讲评乱世的希望历史价值引领传统观点认为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的反动卖国的军阀集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一段黑暗、反动的历史时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虽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时期,然而这一时期又是新的革命力量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孕育发展的时期。专题线索一、北洋军阀时期的现代化转型二、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1.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旗号,开展思想启蒙运动,所以前期仍然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可以说是对辛亥革命的补充。2.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新民主主义的曙光开始显现。因此,新文化运动既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失败的终点,也是中国人学习俄国的起点,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突出特点。三、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首先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发动的义和团运动,最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组织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各阶级共同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真题研析(2022山东卷,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超的“新生”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①,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杭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业写手t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