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儿童麻醉评估与围手术期风险预测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摘要
0~15岁儿童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2%,术前科学准确的麻醉评估是保障患儿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围手术期风险预测是以数字量化评价围手术期风险水平,对危险程度进行分层。为进一步规范儿童麻醉评估方法,识别危险因素,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了儿童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的麻醉学专家和公共卫生学院的统计学专家共同撰写了《儿童麻醉评估与围手术期风险预测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其中麻醉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全身状况分级、困难气道评估、危重症患儿识别与评估等,围手术期风险预测包括术前焦虑、围手术期呼吸不良事件、反流误吸、苏醒期谵妄、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转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术后急性肾损伤、围手术期死亡、非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本共识共形成16条推荐意见,旨在推动麻醉医师熟悉儿童麻醉评估的内容,识别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围手术期安全。
欧洲33个国家261家医院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0~15岁儿童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2%[1],远高于既往单中心或单个国家回顾性研究所报道的发生率,再次突显了加强儿童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于患儿生理状况、基础疾病以及麻醉和手术对机体影响等的规范化麻醉评估和基于麻醉评估的围手术期风险预测是确保儿童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环节。围手术期风险预测是根据风险预测模型,把危险程度进行量化分层,并根据分层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麻醉前规范化评估和风险预测有助于早期识别患儿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这是麻醉决策过程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麻醉医师实现精准的风险告知、优化麻醉前准备以及更个体化的麻醉方案,有利于儿童加速康复外科的顺利实施[2]。鉴于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了儿童专科医院、综合性医院的麻醉学专家和公共卫生学院的统计学专家共同撰写了《儿童麻醉评估与围手术期风险预测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期提高医护人员对围手术期风险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麻醉质量和围手术期安全,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一、共识制订方法学
1.达成共识的方法和标准:本共识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与透明化平台注册(PREPARE-2023CN776)。共识的制订遵循2014年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及中华医学会发布的《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
2.目标人群和使用者:本专家共识供不同等级医院的麻醉科、小儿外科等各亚专科医师参考,目标人群为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科患者。
3.临床问题的遴选和确定:根据麻醉医师麻醉评估时关注的重点内容,遴选了麻醉评估及围手术期风险预测的18个临床问题,通过开会讨论的形式,最终确定了16个临床问题。
4.证据检索与筛选:按照人群、干预、对照、结局(population,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PICO)的原则对纳入的临床问题进行检索。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Pubmed及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1982至2023年。中文检索主题词包括儿童麻醉评估、儿童围手术期风险评估、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围手术期风险预测;英文检索主题词包括pediatricanesthesia,perioperativeadverseevents,riskfactors,perioperativeadverserespiratoryevents,riskassessment,postoperativenauseaandvomiting,emergenceagitation,riskpredictionmodels,preoperativeriskfactors,pediatricpreoperativeriskpredictionscore,pediatricriskassessmentscore。纳入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循证医学证据论文56篇,其他则为专家共识、指南或综述。
5.证据的评价与分级:基于评估、制订及评价分级(gradesofrecommendation,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及推荐强度进行分级。证据质量包括高(A)、中(B)、低(C)、极低(D)4个等级;推荐强度主要考虑证据质量、预防效果,分为强推荐、弱推荐(表1、2)。
6.推荐意见的形成:麻醉学和公共卫生学的专家根据GRADE系统,综合证据质量和医学干预措施的利弊平衡,对证据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