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1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1中乙).图2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a、b、c)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种群c为自养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中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
B.若图一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之前开始;若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C.图二种群b被种群a大量捕食是种群b在第5~7年之间个体数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D.图二种群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参考答案:
C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据图1分析,甲曲线为J型曲线,乙为S型曲线,环境阻力出现在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分叉点(c点).c点为K/2处,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所以不能在该点对害虫进行防治.据图2分析,曲线图的变化特点是呈“此消彼长”,一般不会出现一方消失,代表的是捕食关系,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食物链为c→b→a.
【解答】解:A、环境阻力应该出现在“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分叉点(c点),故A错误;
B、c点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所以不能在该点对害虫进行防治,b点蝗虫的数量开始增加,但增长速率还很低,应该从该点开始对害虫进行防治,故B错误;
C、图二表示三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捕食关系,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c→b→a,种群a在第3~6年间大幅度增加个体数,使种群b个体被大量捕食,同时因群c个体数急剧减少,加剧了种群b的种内斗争,故C正确;
D、J型曲线种群增长率不变,而b种群开始一段时间可以看做是J型增长,但后来数量迅速下降,故D错误.
故选:C.
2.既可进行胚胎性别鉴定,又能进行胚胎移植的最佳示意图是(????)
参考答案:
A
3.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合成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
C.O2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参考答案:
A
4.调节机体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
??A.垂体???B.胰岛???C.下丘脑???D.甲状腺
参考答案:
C
5.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参考答案:
D
6.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不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从而减慢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D.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基因重组和隔离
参考答案:
B
【考点】B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B1: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进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B正确;
C、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从而加速了生物进化的速度,C错误;
D、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隔离,D错误.
故选:B.
?
7.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
C、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
D、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参考答案:
D
8..如图表示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与作用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小泡避免乙酰胆碱被细胞内酶破坏
B.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C.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引发离子通道的开放
D.乙酰胆碱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
B
【分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详解】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宜春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 吉林省四平市第十五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 吉林省长春市太安中学2022年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特区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 汇编1139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68期-抓基层党建工作总结、加强作风建设工作情况报告汇编(3篇)112.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12.docx
- (13篇)2022年度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汇编.docx
- 汇编1165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总结、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报告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2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最近下载
- 露天非煤矿山施工方案.docx VIP
- 标准图集-13G322-1-钢筋混凝土过梁 - 烧结普通砖、蕉压灰砂翩。蒸压粉煤灰砖砌体.pdf
- 危大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安全管理措施.doc VIP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教学设计(修订版).doc
- 废水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docx VIP
- GB-55015 空气源热泵技术解读-2024制冷展.pdf
- 2025年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VIP
- 基于PLC的教室照明自控系统设计.doc
- GB50175-2014 露天煤矿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