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答案速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A
A
B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A
B
A
D
D
B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D
B
B
B
A
C
D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B
A
A
A
D
D
C
A
B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D
A
D
C
C
C
D
C
B
D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得出,郑国子产铸刑书,强调法治,限制贵族的特权,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排除A项;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排除B项;材料与礼乐的崩溃无关,排除D项。故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本质题,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汤伐夏和周武王伐纣时,以代天讨伐有罪之人自居,周武王还提出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反映出先秦时期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逐渐萌发,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天遂民意,不是神权统治思想的根深蒂固,排除A项;先秦时期统治阶层内部等级森严,但材料强调的是天遂民意非等级意识,排除B项;儒学产生于春秋时期,其深受天人感应影响是在西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可知,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顺应了当时的乱世,A项正确;法家在秦朝才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项;西周等级制度被冲击属于铸刑书的原因,排除C项;铸刑书引发了早起的德治与法治之争,而不是源于,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C
【解析】古代律法由“刑→法→律”的演变,反映了法律效力的加强和使用范围的变化,体现法律制度的发展,故选C项;A项反映的是现象的变化,不是实质问题,排除A项;自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古代一直是封建社会,本质没有改变,排除B项;法律体现的思想是法治,但是中国古代的治国思想大部分是“人治”,没有发生质变,排除D项。
5.【答案】A
【解析】战国末期社会动荡,法家的“刑法”思想可以强化君主的权威,维护其统治地位,这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因此其在治国理念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故A项正确;法家的“刑法”思想有利于促进古代法律的发展,而非促进了古代法律体系的成熟,排除B项;以“刑法”思想治国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而非广大民众,不能说明“法治观念已深入人心”,排除C项;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刑法”思想关系不大,排除D项。
6.【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稷下儒家主张“国家应建立与等级制度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必要时可运用暴力手段强制人们遵守”,反映出其思想受到了法治观念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非阻止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项;放弃重建礼乐制度与材料中儒家主张建立并维护“礼”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稷下儒家重视基层民众伦理教化,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中提到西汉薛况为父抱不平,伤人得以减罪;东汉刘凯依《春秋》判断罪止本人,这些反映了汉代儒学影响司法操作,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对民众的教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排除C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司法审判,没有反映封建礼仪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A
【解析】古人认为损害身体及鬓发、胡须等均属不孝行为,因此秦朝的强制剃除头发等刑罚才属于耻辱刑,才能起到惩罚罪犯的作用,说明秦朝刑法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变化,排除B项;秦朝时期法律更加严酷,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法律制度规定,没有涉及法律的执行,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法为教是秦朝专以国家政策法令为教育内容的制度,同时也是加强思想法制,巩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因此材料“赵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习数年”“一个叫喜’的‘学室’成员因‘识名物,明法令’,经考核后被任用为史”体现的是秦朝注重“以法为教”B项正确;材料的教育不光是地方郡县,也包括皇室成员,排除A项;材料与重视子女教育无关,排除C项;“吏师”制度是秦代实行的以政府官吏承担教师职责的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元测试卷)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原卷版)_1.docx
- (单元测试卷)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解析版)_1.docx
- (单元测试卷)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原卷版)_1.docx
- (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解析版)_1.docx
- (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原卷版)_1.docx
- (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解析版)_1.docx
- (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原卷版)_1.docx
-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导学案(解析版)_1.docx
-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导学案(原卷版)_1.docx
-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导学案(解析版)_1.doc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